“每天高跷赶海挣二十来块,二三得六,每个月六百还多!握草,天天照这样,一个月能顶城里工人十个月的工资了!”
弟弟梁子丰总算还没有彻底被金钱迷失,及时提醒道:
“大哥你清醒点,三刀鱼你以为是烂大街的剥皮鱼,天天有得捡?
再说了,老天不下雨不起风?海里不起大浪?一个月真正能高跷赶海的日子,算下来都没几天!”梁自强听他俩拌嘴拌得有滋有味,自己也放慢了脚步,时不时掺和几句。
很快回到家门口。
梁母正与儿媳、女儿一字排开,坐在门前树下织渔网。
远远看见他们,梁母手中织网的动作也并不停顿,嘴上便说道:
“看你们个个笑得活宝似的,这次的鱼获不错?”
梁自强掏出身上那二十一块钱,还沾着湿答答的海水,递给母亲。
“就推个高脚罾,真卖出……这么多钱?”
袁秋英看到两张大团结,就已经诧异了。
一旁的大嫂也是面露讶异,眼光随着钞票一闪。
兄弟仨简单把上午在浅海的情况说了一下。当然只说了手气出奇的好,却避去了在水中吃了海浪一巴掌的惊险,免得她担心。
大嫂邝海霞瞅着梁母手中的钞票,眼珠转了一圈,突然插话道:
“咱们家这两天可算来了财运啦。听说昨晚杨癞子还赔给咱们八十多块钱?加上今天这二十多,有一百多了!”
梁母总觉得她话后面还有话,就抬眼瞅着儿媳,等她的下文。
梁自强也跟母亲有所同感,果然,下一秒就听大嫂继续说道:
“妈你也知道,我房间里那个床实在是没法再睡了。又小又旧,架子都快散完了。
我和天成摔着还好,要是摔着您孙子可怎么办?这事,真不能再拖……”
果然,湿答答的钱还没蒸发干呢,已经安排明白了。
梁母的脸就有些黑。
都说富家无亲情。自家穷得叮当响,平时看着也团结,可这才偶然有了一丁点钱,竟然围绕钱的算盘珠就转得飞起来了。
她沉下声问大儿子:
“天成你呢,你怎么想的?”
邝海霞对着丈夫,眼睛都快眨疯了。结果梁天成呆头呆脑来了一句:
“那小子皮得很,自己爱在床上翻跟斗玩。你就是买个金床回来,他该摔还得摔……”
话刚说完,儿子梁小海当众在地上翻了两个,弄出一身灰。仿佛为了给他爹的话做图形展示。
邝海霞差点没被这父子俩当场气死在地。
大的她一时没法治,小的还治不了?
老鹰抓小鸡似的,拎起梁小海走到一边揍着撒气去了。
不一会,传来梁小海嘹亮的嚎哭声……
那边揍娃,丝毫不影响这边准备香喷喷的午饭。
梁自强特意留了些毛虾,外加一条海鲈鱼没卖,此时从竹篓中取了出来,拿给母亲。
很快,屋子里就传来清蒸海鲈的阵阵清香。
梁自强再遇见侄儿梁小海时,发现小家伙已经守在灶房的蒸锅旁了。
刚刚嚎哭时的伤心眼泪,此刻从嘴巴里欢快奔涌了出来……
为保质保量,作者每天基本与电脑厮守。
对于那个年代的海货价格,作者要搜寻、整理大量文献,力求合乎当年实况。有一点书友可以放心,来起点前,作者就从来都是稳质、稳更,完满完结。
说下部分书友可能关心的价格话题。实际上,据精确文献,1983年海货收购价(仅指收购价,转手卖给市民的零售价则乘以二倍甚至更多)如下:大黄鱼7两以上每斤三毛三,小黄鱼4两以上每斤二毛九,马鲛2斤以上每斤四毛七,鳓鱼一斤以上每斤五毛一,鲳鱼5两以上每斤五毛。
与影视中渲染的不一样,事实上那年代,大黄鱼真的不值钱,比马鲛、鲳鱼之类普通鱼还要便宜一毛。后来1985,价格闯关、放开,以上所有种类都一起价格大幅上涨。
我这里已经尽量取了整数,把现实中的三毛几、四毛几,写成四毛、五毛,阅读起来方便、舒服点。
用心写书不易,欢迎推荐票、月票、收藏、追读至最新章。支持多了,就越有希望让更多人看见这本书。感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