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治理下,大清帝国正逐渐打开面向世界的大门,迎接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新的变革。
在紫禁城的一间装饰典雅的书房内,咸丰帝奕宁坐在一张雕花紫檀木椅上,面前是两位来自遥远西方的学者——查尔斯·达尔文和格雷戈尔·孟德尔。
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
达尔文向皇帝介绍了自己的物种进化猜测,阐述了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过程逐步演化的。
奕宁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表示理解,但在达尔文讲到万物皆有起源的时候,奕宁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那么,先生所说的万物之始,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让达尔文陷入了沉思。在当时的科学认知中,关于宇宙和生命的起源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达尔文沉默了片刻,最终坦诚地回答:“陛下,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目前科学尚未能给出确切的解释。”
奕宁微微颔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转向了另一位学者孟德尔。他询问了关于生物繁衍的问题,孟德尔则根据自己的豌豆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即后来的基因)的概念,并解释了显性和隐性遗传的原理。
孟德尔的解释引起了奕宁的浓厚兴趣,他问道:“如此说来,生物体内的这些‘因子’是如何决定后代的特征的呢?”
孟德尔耐心地解释了遗传规律,包括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奕宁听后,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生命之谜竟隐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这次交流虽然未能解答所有问题,但无疑增进了咸丰帝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考。(此时达尔文和孟德尔还未提出相关理论。这里艺术加工。)
奕宁意识到,尽管文化和背景迥异,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他决心在自己的统治下,推动科学与文化的交流,让大清帝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