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青云和陆凤雏忙把墨鲤让进房间,墨鲤吩咐二狗去煮茶,小武则去帮忙煮茶。
“诸葛先生,陆先生,住的可还舒心?”墨鲤问道。
“国师大人,住的很好。我们在鲤岛这段时间,大开眼界啊。”诸葛青云和陆凤雏感叹道,“认识国师太晚了,我们走了弯路啊。”
“术业有专攻,问道有先后,只要明白了就好。”
“国师,我们走时大云还是世家门阀把持朝政,各地也是他们控制命脉,这次感觉他们的势力明显弱小,朝廷开始主导一切,寒门学子都有了出头的途径。怎么突然出现这种变化呢?”诸葛青云问道。
“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而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衙役、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意识自觉建立的,它一经形成又强烈影响观念上层建筑,要求一定的观念上层建筑与它相适应。国家政权等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同一社会形态存在着不同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和经济关系的对立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无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不具有对立性,上层建筑也不存在阶级性。所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墨鲤解释道。
“国师,这些概念我等从没听说啊”,两人如听天书一样疑惑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大云现在的状态。以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还有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从根源和派生的关系上看,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从具体历史过程的复杂因果链条看,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同自己相适合,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既反对否定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违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结果就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运动。在两者基本适合中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以在同一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加以调整。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根本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墨鲤详细的向他两人讲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并详细讲解了里面涉及到的概念。他们两人本就追求治国理政之策,很快就理解了墨鲤说的内容。墨鲤虽然是理工男,但是却是理工男中的演讲战斗机。
“这么说,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催生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即使再强大的势力也挡不住。”陆凤雏说道。
“对了,这就是说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墨鲤总结。
“听国师一席话,不仅是胜读十年书那么简单。简直就是醍醐灌顶,拨云见雾。”两个人感叹道。
“大云现在大一统,但是,官吏如何管理才不会出现贪官污吏,以及不作为的行为?”陆凤雏问道。
“要相信群众的力量。现阶段还是朝廷任命官吏,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要让百姓选举主要官员,由主要官员组织任用本届所辖吏员,每届任期五年,大的决策由各地设置的群众代表组织投票表决。两位,看到鲤岛的治理体系没有,就是这样的,这样发挥积极性又能长治久安。”
“这阵我两个也参观鲤岛上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下辖机构的运作情况,我们感觉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创举。”诸葛青云赞叹道。
“当然,只有让百姓决定官府和官员的命运前途,才是正道。任何人都是为决定他们命运的人打工。”墨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