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
见李隆基斩杀二将,李世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哥舒翰年轻时曾击破吐蕃,威震西陲,但此时已是年老体衰,身患疾病。】
【接任潼关军务后,哥舒翰没有冒进,依然沿用高、封二人的战略,固守潼关,消耗敌军。】
还好,战略不变就行。
李世民松了一口,悬着的心又放下了。
他的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一会上一会下,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高、封二人杀了就杀了吧,反正是你李隆基的将领,朕也得不到,朕不心疼!”
李世民嘴上虽然这么说,脸上却写满了惋惜。
【然而。】
李世民抬起头,面露惊色,怎么?莫非又要出幺蛾子?
【天宝十五年(756年),宰相杨国忠向李隆基建言,称敌军势弱,哥舒翰却坐而不动,恐怕会坐失战机,请求催促哥舒翰出关进军,敌人一击必溃。】
【李隆基觉得有道理,立刻下令催促哥舒翰出战。】
“杨国忠真是该死!出了事他担得起么!哥舒翰,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要管那个王八蛋的命令!”
李世民拍案而起,指着光幕呵道。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李世民的期望发展。
【哥舒翰接到命令,犹豫再三,他不想抗命,步高、封二人后尘,一咬牙决定出关!】
【大军一出关,无数滚木檑石从山上落下,砸的唐军哭爹喊娘,叛军前后夹击唐军,唐军根本无法抵挡,二十万大军顷刻之间溃散。】
【哥舒翰拼了老命,才跑回潼关,清点人数,仅剩下八千人。】
【哥舒翰本想继续固守,奈何蕃将火拔归仁眼见大势已去,把哥舒翰绑了送给安禄山。】
光幕中,哥舒翰被带到安禄山面前。
哥舒翰垂头丧气,安禄山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大将军,你不是一直看不起我么,如今怎么说?”
安禄山戏谑道。
哥舒翰也是“硬气”,一言不发,来到安禄山面前。
“你~你想干嘛!”
安禄山退后一步尖叫出声。
哥舒翰扑通一声跪下,一脸谄媚道:“都怪老夫有眼无珠,不识真龙天子!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李隆基那个伪帝算什么东西,给您提鞋都不配!老夫愿为陛下贡献一份力,招降李光弼等人。”
安禄山闻言大喜过望,赶忙搀扶起哥舒翰。
“哎呀,老将军您可是国之栋梁,快快请起。朕任命你为司空,如何?”
“多谢陛下再造之恩!”
哥舒翰老泪横流,感激涕零。
“至于你!”
安禄山斜眼看向火拔归仁,后者谄媚地拱了拱手。
“叛徒一个,给朕杀了,祭旗!”
火拔归仁人都傻了,不是,我才是主动投降的那个,你杀我干嘛?杀他啊!
众军士上前,带走了惨嚎的火拔归仁。
“老将军,你可满意?”
“陛下之恩,臣定铭记一生!”
哥舒翰赶忙又磕了几个。
天宝年间。
高适、李白、杜甫三人正在宴饮赋诗。
看到这一幕,李白和杜甫面色不太好看。
“没想到啊,哥舒翰将军竟然晚节不保,我受此人赏识,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高适颇有些感慨。
忽然想到什么,高适转向李白疑惑道:“李兄,我记得你好像给他写过一首......”
话没说完,只听苍啷啷啷一声响,一把明晃晃的长剑,架在了高适的脖子上。
“高兄说什么,在下没听清,可否再说一遍。”
李白手持宝剑,笑容满面,声音却冷的让人如坠深渊。
“没逝!没逝!我口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