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要从三百五十年前的那次大地震说起。
那一年是1668年,清朝康熙七年。
那年的7月25日,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随着一阵剧烈的地动山摇,山东省沂州府境内发生了中国有记录以来、破坏力最为强烈的特大地震,因极震区位于沂州府的辖县郯城县境内,所以史上又称为“郯城大地震”。
史书这样写道:地震发生时,处于震中的郯城、兰山、莒州等沂州府周边地区,大地剧烈晃动,山崩地裂、涌水喷沙,城垣官舍、庙宇公廨、百姓屋宇,倾塌殆尽,百里无存屋,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地震波及鲁、苏、浙、皖、赣等十几个省、四百多个州县(当时清政府有1500个州县)。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伤者无数,极震区许多村庄人畜几近灭绝。
地震后,灾区疫病流行,百姓流亡相继、田地抛荒。兰山、郯城一带,大片田地无人耕种打理,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为了恢复震区的经济民生,清朝官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举措,从山西人口密集的州县迁移民众到震区安家落户,也鼓励沂州府本地灾情较轻的县乡百姓移居震区。
当时的满清皇帝康熙,是中国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清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当时只有十五岁,虽然已登基七年,实际上亲政仅有一年。说是亲政,也是有名无实,他羽翼未丰,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辅政大臣鳌拜手里。鳌拜专横跋扈、欺君罔上,谋逆之心日渐明显。而朝廷之外,造成后来“三藩之乱”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南疆拥兵自重,与朝廷貌合神离、蠢蠢欲动。因此,满清朝野貌似太平无事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严峻形势令少年天子康熙坐卧难安。
在家国割离的皇权时代,国是皇帝的,家才是百姓的,种地的老百姓心中没有“国”的概念,更不会有什么家国情怀。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谁做皇帝跟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大明朝老朱家的皇帝也是经常换,可是老百姓该干嘛还干嘛。
不过,满清的皇帝却和老百姓扯上了关系,让安分守己的汉人又怕又恨,原因是清军入关后为显示他们对江山社稷的统治,实施“留发不留头”的暴政,让底层普通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来自朝廷的蛮横。
老百姓不明白,你当你的皇帝,让我们交赋税我们交就是了,干嘛跟着我们的头发过不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传统观念在汉人心中根深蒂固,怎能一剃了之,于是各地爆发了“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抵抗斗争,由此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众多屠城惨案。尽管到康熙时已经剃发易服二十多年,汉族百姓与满清朝廷的仇隙并未完全消除。
康熙亲政后,一直酝酿在百姓中的树立仁德明君形象,此时面对波及范围超过四分之一国土的大地震,他当然要好好利用。在收到山东巡抚刘芳躅上报的地震灾情后。康熙立即颁布圣谕,吩咐户部尽快赈灾,发赈灾款银22万余两。并规定:地震移民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有朝廷政策的推动,也有老百姓自发的行动,被地震严重破坏的沂州府兰山县、郯城县等地的废墟上,新的村舍慢慢建立起来。
沂州府费县元固村的村民林基,也加入到这次震后移民的行列。
元固村距离沂州府只有百里之遥,属于郯城大地震的次级震区,受灾程度略轻,但也有半数房屋毁坏,人畜伤亡十之一二。
地震时,林基一家人正在院子的梧桐树下乘凉,幸运的避过了一场生命灾难。只是他家的房子损坏严重,已经无法继续居住。
在得知官府鼓励移民的政策后,林基便动了心思。
原来,元固村人多地少,与周边村庄离得也近,已经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地块。父母过世后,林基一直有搬迁的想法,因为没有合意的地方,便迟迟未动。
这次地震让林基下了搬家的决心。他站在塌了一半的房屋前,对妻子说:“咱搬家吧,这房子、院子已经没法住了,在这里重建,不如趁着官府允许,咱干脆找个地多的地方,重新建个新家。”
他把搬迁的想法告诉族长,族长也表示支持。“迁吧,趁这个机会,找个宽阔的地方,给子孙后代多留下几亩地!”
“这次大地震,把兰山好多村庄都毁了!有的村子就没剩下几个人。不过,我不打算在那些村庄的废墟上建新家。前两天我去兰山救灾的时候,看好一个地方,在沂州府城东,过去沂河大约二十里地,有一条叫汤河的小河流,汤河有一处河滩,土地平整肥沃,方圆十几里没有村庄,那个地方属于郑旺集,再向东三四十里路就到沭河,我骑着毛驴转了一大圈,地面广阔,一马平川,水土丰厚,那可真是个风水宝地。我准备把家安到那里!”
族长点点头,“既然是个好地方,你干脆再约乎几家本族近支,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想搬迁的,你们一起,到了新地方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族长召集族人把搬迁的打算说了一遍,村里有八家林基的近支,他们的房屋都需要重建,愿意和林基一起搬迁。论起辈分,八家里边有七家和林基是叔伯兄弟,他们是一个爷爷的。只有一家远一点,他们的爷爷是亲兄弟俩,同样没出五服。这样论起来,一起搬迁的是九大家子四个分支,男女老幼合起来四十多口。
乐土重迁!搬迁对老百姓是件大事,事情定下来后,林基便开始着手准备搬迁事宜。
他来到兰山县衙,向官府报备。当时,来自山西等地的移民还没到来,兰山辖区面临治下无民的困境。户房的典吏正为地震导致田地抛荒、税赋节年拖欠、供应告匮等而犯愁,见有人主动来震区安家、垦荒耕田,自然高兴,对林基的要求一概应允。
林基满心欢喜,急匆匆返回元固村,与族人商议搬家前的具体事项。不久以后,他带领准备一起搬迁的二十多个青壮年劳力携带工具、牵着牲口来到事先看好的地方,在汤河那片广袤的滩头开始大兴土木,打地基、盖房子、修院子,紧锣密鼓大干起来。
人手不够,他们又回元固村召集族人前来帮忙,两个月后,一片荒芜的河滩上建起了八处房院。随后,挑了个良辰吉日,林基和另外八个家庭便拖儿带女、拖家带口,举家搬迁到这片新建的家园,从此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该着林基他们好运,搬迁之后,正赶上康熙皇帝革除弊政、整治朝纲、宏图大展之际,抓了鳌拜、平了三藩,江山一统、万废待兴,“禁止圈地、废止投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一系列仁政措施开始实施。鼓励百姓垦荒农耕、减免税赋徭役,特别是沂州府这样的地震重灾区,另外给予赈济救助,林基他们几家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林基带领族人乘风借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耕种无主撂荒的田地,又在河滩开荒拓土。经年累月的勤恳耕耘,一亩地、二亩地、三亩地……,房前屋后原本茅草芦苇丛生的荒滩慢慢变成了连片的肥沃良田,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十几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林基们老了,儿女大了,儿子老了、孙辈便成人了……,随着岁月的更迭,人丁兴旺的林氏家族人口渐多,家业日盛,从八个家庭变成十几个、几十个家庭,他们各分支派,各成家庭,逐步发展成一个大家族。河边的房屋也从八九处房院变成连片的村舍,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村落。因为村里的村民除了外娶的媳妇,全是林氏一族的人,官府备案建制后,取名为林家湾。
与周边村庄相比,林家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村子:整个村庄相当于一个大集体、大家庭,村里的土地实行公田制,归整个家族所有,各家各户的子弟成年后,成婚分家单独过日子,分家但不分田地,全部田地由全体村民统一耕种打理,春种秋收,浇水施肥,捉虫除草,村民一起出工劳动,一起收工回家。
村民按出工多少记工,庄稼收成以后,以累计的工分多少分配粮食,既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也有对老弱病残孕幼的照顾供养,一派和谐幸福的生活图景。
林家湾的田地每年都在增加,每到冬季农闲季节,他们便烧荒开垦荒地,把荒野草地的秸秆焚烧,然后翻耕,把草木灰埋入地下,经过这样的培育,荒地便成为良田。一年一年不停的连年劳动,辛勤开垦河滩荒地,为后人积累了足量的田地,为林家湾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年轻力壮的村民私下里嘀咕:我们伙着种地,总是有人出力少,有人还不出力,最后还和我们同样分配,不公平啊!
还有村民甚至担心,村里的土地到最后会不会都成为林基家的?村民会不会成为一无所有的佃户?
林基觉察到族人的微词,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家人的不团结。任何不好的苗头都要找到背后的问题,不能拖到局面失控再去解决,这是他做事的风格。
这年秋收后,林基把最初搬迁的老四支的大家长和几个子女多的家长召集起来开了个议事会。
林基说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一人一个脾性,人人都有需求,有矛盾纠纷难免,咱不能放任矛盾升级!有族人对我们实行‘公田制’有分歧,大家要把我们的初衷告诉咱们的晚辈后生。这些年咱林家湾开垦了上千亩良田、修了灌渠、挖了五口大井,建了五处看田房,还建了祠堂、村塾,修了宽敞的村大街,这些工程哪一个不是靠大家伙集体的力量完成的?如果咱开始就各干各的,林家湾绝对成不了现在的气候!”
众人家长点头称是,“族长说得对!咱都明白这个理!”
林基接着说:“咱从元固老家搬到这里,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找个宽敞地方!咱老哥几个劳苦了这三十多年,现在各家各户的都不愁吃不愁穿,这不就是咱的愿望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图的就是晚辈们都过上好日子!”
“咱林家湾能让周边村的高看一眼,凭什么?就因为我们林家人团结,团结得铁板一块,如果像其他村庄不团结,咱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都难说!”
一个分支家长对林基说:“有的后生仗着年轻力壮,认为自己多干活,拿得和别人一样多,可能感到不平衡!所以私下里议论分田,后生见识短浅,大哥不用理他!”
林基严肃的说:“村里的公田迟早要分给大家,现在还不到时候。我的用意你们几个应该明白,就是集中大家伙的力量为咱们的后代打下基础,要让每个林氏后人心里都种下团结的种子,林家湾人要拧成一股绳,到什么年月也不能散了!”
几个大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肯定不能散了”,“咱林家湾能有今天,全靠的人多力量大”,“是啊,让一家一户的干,干一辈子也开不出这上千亩的地!小打小闹能干成什么事?”……
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了,林基接着说:“咱得让后生们明白,树叶不可能永远在树梢上,是人就有老的时候、有生病的时候,谁都有三时两运旦夕祸福,谁敢说用不着别人?谁家盖房子不是大伙齐上阵盖的?他再有力气,一个人能盖起房子来?咱庄上那几个老弱病残,确实是没有劳动能力,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是吧?吃亏人常在,多出点力也算不上吃亏!再听到谁发牢骚,就直接告诉他,可以单独给他一块地,让他自己关起门来朝天过!”
他们说的那个后生是林基堂兄的孙子,他的爷爷就坐在林基身旁,他红着脸说:“俺那个龟孙混小子刚娶了媳妇,还是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憨货,没经过世面不懂事,我回头说道说道他,这样的东西只有等他吃次亏了才能长记性!”
林基看了看堂兄,“小孩有不同意见也不能怪他们!等着村里事关大家的事情都办妥了,咱就把地分了。即使分了地,那些老弱病残,该管的还是要管!这是咱林家湾永远不能破的规矩!”
林基对几个大家长说:“年轻后生缺乏公心公德,是我们做得不好,只有言传还不够,要身教才行,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当父母的要先做好才行。以后,咱把学习家规拿到村塾,让先生和圣贤书一块教,还要让孩子定期到“问礼堂”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咱林家的“问礼家风”祖训,那是有来头的,当年,咱先祖林放可是和孔圣人平起平坐的!”
林基咳了一下嗓子。“我们的那十条家规大家还记得吧?”
几个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崇孝道、睦宗亲”,“重教养、齐家政、正礼仪”,“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慎交友”,“谦处世”。
林基拿出烟杆装上烟,一边抽一边点头。
林氏家规涵盖了忠厚、善良、勤劳、诚实、正直,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德,作为对后辈的诫勉,林家人一代一代耳提面令,代代相传,形成了人人良善、个个勤俭持家,父慈子孝的美好村风。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开春的一天,林家湾开始分田了。
林基由儿子林天佐搀扶着来到“问礼堂”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已经聚集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林基站在众人面前,直了直腰嗓子沙哑着大声说道:“今天,咱们把村里三十年辛苦开垦的田地分到每家每户,林家湾周边已经没有荒地可以开垦,大伙要勤快的伺候我们的田地,那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人勤地不懒’,你不好好种地,地也不会好好的给你出粮食!如果谁家的地荒了,咱就把地收回充公,都记住了啊!”
一百多口林家族人齐声回应着“放心吧老族长!”
林基从公田里留下五十亩用来支应家族的公共事务,以及教书先生的束脩、孤寡老人的赡养,还有突发灾厄的扶危济困等。剩下的公田按人头均分到家家户户,从此,林家湾的村民开始各种各田,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日子,从那以后,族人的生活便开始分化,有的富起来,有的穷下去。
分完田地,林基便溘然长逝了。临去世时,他对围在床边的各分支家长叮嘱说:“宗族成员有远近亲疏,在祖宗看来,都是他一人之子孙,所以,站在先祖的立场,族人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当族人中有谁家幼弱失亲难以自立、鳏寡无依生活艰难,有谁家遭遇窘急衣食无着,或出现纷争不能自控时,大家伙应该全力给予帮助,众人帮一人不难,千万不能袖手旁观!你们一定记住了!”
林基之后的几位族长,也确实是遵照林基的遗训做的,每个家庭都教育子女要有团结互助意识。所以虽然分田到户了,林家湾的村民仍然和睦的像个大家庭。虽然各家过着各自的小日子,可是邻里和睦、互敬互让,经常是这家做了好吃会送那家一份,那家有了稀罕的东西也会给这家尝个鲜。小孩子之间调皮打闹,磕着碰着的,也都是训导自己的孩子,而不会护短计较。偶尔有夫妻吵架、兄弟斗气的,总会有一群人过来又哄又劝,直到二人烟消云散、露出笑容和好如初。
遇到两家因为误会产生矛盾的时候,要么是长者出面,要么是族长、里甲长出面,及时调停,消除误会、让双方握手言和,从不会让纠纷隔日过夜,不会任由矛盾升级。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更是全村上阵。
如果谁家遇到伤病危难急事,自己解决不了的,也是一家有难全村支援,整个村子的族人都会伸出援手,有钱的帮钱、有物的帮物,有力的出力,多少年了,林家湾的村民,在困难面前从没有势单力孤的无助感。
后任族长说:“我们一定要记住老族长的良苦用心,我们林家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保护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保护我们,兵荒马乱的年头,皇上自己家的事都摆不平,哪有心思管老百姓!咱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不要指望外人。大家伙想想,朝廷官府除了跟我们收租子,什么时候管过老百姓?就是灾年的赈灾粮款,还不是平时收了我们的钱粮存起来又返给我们的?至于衙门,那是给有钱有势的人开的,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所以,村子的安全不能指望别人,要靠我们自己。”
林家湾村民的团结是出了名的,据村里老人讲,有一年冬季,有一帮悍匪进村打劫,结果村民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把土匪打得落荒而逃。从此以后,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流寇再也不敢进村骚扰。而那些经常被土匪劫掠的村子,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匪把辛辛苦苦收成的粮食抢走,而官府对此也拿不出什么保护措施。
几代人的努力构建的林家湾,如同一个世外桃源,是完全自足自给的小社会。许多村民农闲之时、耕种之余,到河里捕鱼捞虾、野外打野味自己吃不了的,就拿到街上象征性的收几文钱卖给族人。
一条中心街慢慢的成了小集市,有打烧饼卖烤排的,有杀猪宰羊卖肉的,有豆腐坊、油坊,裁缝铺、肉铺、剃头铺、铁匠铺、木匠铺,吃穿用度都有,这些买卖也有外人来开的,大部分是有手艺的林氏后人开办的。各类小生意,富裕了自己、方便了族人,
林家湾的人富足、友善,引来一些外来的商贩和沿街叫卖的小货郎,他们拾遗补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银器、铁器,的都可以买到。就连一些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也经常来村里演上几天。
后来约定俗成每六天设一个集日,村外的小商小贩也都来吆喝贩卖,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生活所需的东西。周边村庄的百姓提起林家湾人的生活,都羡慕的不得了,“看看人家林家湾,那日子过得才叫舒坦!”
林家湾的村塾一直没间断,教书先生的束脩由村里公田收成的钱粮承担大半,谁家的小孩愿意读书,只需很少的几个铜钱就可以进学堂。虽然至今没有人得过功名,不过,村里的少年青年倒也都能识文解字、写写画画记个账的也能凑乎着应付。
富足和安宁的林家湾,成为周边老百姓向往的安乐窝,远近村庄的闺女都愿意嫁到林家湾,村里几乎年年都有新媳妇娶进村。
到清朝嘉庆年间,林家湾的人口已近五百人,成为方圆二三十里内规模最大的村庄。
还有村民甚至担心,村里的土地到最后会不会都成为林基家的?村民会不会成为一无所有的佃户?
林基觉察到族人的微词,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家人的不团结。任何不好的苗头都要找到背后的问题,不能拖到局面失控再去解决,这是他做事的风格。
这年秋收后,林基把最初搬迁的老四支的大家长和几个子女多的家长召集起来开了个议事会。
林基说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一人一个脾性,人人都有需求,有矛盾纠纷难免,咱不能放任矛盾升级!有族人对我们实行‘公田制’有分歧,大家要把我们的初衷告诉咱们的晚辈后生。这些年咱林家湾开垦了上千亩良田、修了灌渠、挖了五口大井,建了五处看田房,还建了祠堂、村塾,修了宽敞的村大街,这些工程哪一个不是靠大家伙集体的力量完成的?如果咱开始就各干各的,林家湾绝对成不了现在的气候!”
众人家长点头称是,“族长说得对!咱都明白这个理!”
林基接着说:“咱从元固老家搬到这里,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找个宽敞地方!咱老哥几个劳苦了这三十多年,现在各家各户的都不愁吃不愁穿,这不就是咱的愿望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图的就是晚辈们都过上好日子!”
“咱林家湾能让周边村的高看一眼,凭什么?就因为我们林家人团结,团结得铁板一块,如果像其他村庄不团结,咱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都难说!”
一个分支家长对林基说:“有的后生仗着年轻力壮,认为自己多干活,拿得和别人一样多,可能感到不平衡!所以私下里议论分田,后生见识短浅,大哥不用理他!”
林基严肃的说:“村里的公田迟早要分给大家,现在还不到时候。我的用意你们几个应该明白,就是集中大家伙的力量为咱们的后代打下基础,要让每个林氏后人心里都种下团结的种子,林家湾人要拧成一股绳,到什么年月也不能散了!”
几个大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肯定不能散了”,“咱林家湾能有今天,全靠的人多力量大”,“是啊,让一家一户的干,干一辈子也开不出这上千亩的地!小打小闹能干成什么事?”……
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了,林基接着说:“咱得让后生们明白,树叶不可能永远在树梢上,是人就有老的时候、有生病的时候,谁都有三时两运旦夕祸福,谁敢说用不着别人?谁家盖房子不是大伙齐上阵盖的?他再有力气,一个人能盖起房子来?咱庄上那几个老弱病残,确实是没有劳动能力,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是吧?吃亏人常在,多出点力也算不上吃亏!再听到谁发牢骚,就直接告诉他,可以单独给他一块地,让他自己关起门来朝天过!”
他们说的那个后生是林基堂兄的孙子,他的爷爷就坐在林基身旁,他红着脸说:“俺那个龟孙混小子刚娶了媳妇,还是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憨货,没经过世面不懂事,我回头说道说道他,这样的东西只有等他吃次亏了才能长记性!”
林基看了看堂兄,“小孩有不同意见也不能怪他们!等着村里事关大家的事情都办妥了,咱就把地分了。即使分了地,那些老弱病残,该管的还是要管!这是咱林家湾永远不能破的规矩!”
林基对几个大家长说:“年轻后生缺乏公心公德,是我们做得不好,只有言传还不够,要身教才行,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当父母的要先做好才行。以后,咱把学习家规拿到村塾,让先生和圣贤书一块教,还要让孩子定期到“问礼堂”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咱林家的“问礼家风”祖训,那是有来头的,当年,咱先祖林放可是和孔圣人平起平坐的!”
林基咳了一下嗓子。“我们的那十条家规大家还记得吧?”
几个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崇孝道、睦宗亲”,“重教养、齐家政、正礼仪”,“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慎交友”,“谦处世”。
林基拿出烟杆装上烟,一边抽一边点头。
林氏家规涵盖了忠厚、善良、勤劳、诚实、正直,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德,作为对后辈的诫勉,林家人一代一代耳提面令,代代相传,形成了人人良善、个个勤俭持家,父慈子孝的美好村风。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开春的一天,林家湾开始分田了。
林基由儿子林天佐搀扶着来到“问礼堂”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已经聚集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林基站在众人面前,直了直腰嗓子沙哑着大声说道:“今天,咱们把村里三十年辛苦开垦的田地分到每家每户,林家湾周边已经没有荒地可以开垦,大伙要勤快的伺候我们的田地,那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人勤地不懒’,你不好好种地,地也不会好好的给你出粮食!如果谁家的地荒了,咱就把地收回充公,都记住了啊!”
一百多口林家族人齐声回应着“放心吧老族长!”
林基从公田里留下五十亩用来支应家族的公共事务,以及教书先生的束脩、孤寡老人的赡养,还有突发灾厄的扶危济困等。剩下的公田按人头均分到家家户户,从此,林家湾的村民开始各种各田,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日子,从那以后,族人的生活便开始分化,有的富起来,有的穷下去。
分完田地,林基便溘然长逝了。临去世时,他对围在床边的各分支家长叮嘱说:“宗族成员有远近亲疏,在祖宗看来,都是他一人之子孙,所以,站在先祖的立场,族人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当族人中有谁家幼弱失亲难以自立、鳏寡无依生活艰难,有谁家遭遇窘急衣食无着,或出现纷争不能自控时,大家伙应该全力给予帮助,众人帮一人不难,千万不能袖手旁观!你们一定记住了!”
林基之后的几位族长,也确实是遵照林基的遗训做的,每个家庭都教育子女要有团结互助意识。所以虽然分田到户了,林家湾的村民仍然和睦的像个大家庭。虽然各家过着各自的小日子,可是邻里和睦、互敬互让,经常是这家做了好吃会送那家一份,那家有了稀罕的东西也会给这家尝个鲜。小孩子之间调皮打闹,磕着碰着的,也都是训导自己的孩子,而不会护短计较。偶尔有夫妻吵架、兄弟斗气的,总会有一群人过来又哄又劝,直到二人烟消云散、露出笑容和好如初。
遇到两家因为误会产生矛盾的时候,要么是长者出面,要么是族长、里甲长出面,及时调停,消除误会、让双方握手言和,从不会让纠纷隔日过夜,不会任由矛盾升级。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更是全村上阵。
如果谁家遇到伤病危难急事,自己解决不了的,也是一家有难全村支援,整个村子的族人都会伸出援手,有钱的帮钱、有物的帮物,有力的出力,多少年了,林家湾的村民,在困难面前从没有势单力孤的无助感。
后任族长说:“我们一定要记住老族长的良苦用心,我们林家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保护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保护我们,兵荒马乱的年头,皇上自己家的事都摆不平,哪有心思管老百姓!咱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不要指望外人。大家伙想想,朝廷官府除了跟我们收租子,什么时候管过老百姓?就是灾年的赈灾粮款,还不是平时收了我们的钱粮存起来又返给我们的?至于衙门,那是给有钱有势的人开的,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所以,村子的安全不能指望别人,要靠我们自己。”
林家湾村民的团结是出了名的,据村里老人讲,有一年冬季,有一帮悍匪进村打劫,结果村民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把土匪打得落荒而逃。从此以后,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流寇再也不敢进村骚扰。而那些经常被土匪劫掠的村子,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匪把辛辛苦苦收成的粮食抢走,而官府对此也拿不出什么保护措施。
几代人的努力构建的林家湾,如同一个世外桃源,是完全自足自给的小社会。许多村民农闲之时、耕种之余,到河里捕鱼捞虾、野外打野味自己吃不了的,就拿到街上象征性的收几文钱卖给族人。
一条中心街慢慢的成了小集市,有打烧饼卖烤排的,有杀猪宰羊卖肉的,有豆腐坊、油坊,裁缝铺、肉铺、剃头铺、铁匠铺、木匠铺,吃穿用度都有,这些买卖也有外人来开的,大部分是有手艺的林氏后人开办的。各类小生意,富裕了自己、方便了族人,
林家湾的人富足、友善,引来一些外来的商贩和沿街叫卖的小货郎,他们拾遗补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银器、铁器,的都可以买到。就连一些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也经常来村里演上几天。
后来约定俗成每六天设一个集日,村外的小商小贩也都来吆喝贩卖,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生活所需的东西。周边村庄的百姓提起林家湾人的生活,都羡慕的不得了,“看看人家林家湾,那日子过得才叫舒坦!”
林家湾的村塾一直没间断,教书先生的束脩由村里公田收成的钱粮承担大半,谁家的小孩愿意读书,只需很少的几个铜钱就可以进学堂。虽然至今没有人得过功名,不过,村里的少年青年倒也都能识文解字、写写画画记个账的也能凑乎着应付。
富足和安宁的林家湾,成为周边老百姓向往的安乐窝,远近村庄的闺女都愿意嫁到林家湾,村里几乎年年都有新媳妇娶进村。
到清朝嘉庆年间,林家湾的人口已近五百人,成为方圆二三十里内规模最大的村庄。
还有村民甚至担心,村里的土地到最后会不会都成为林基家的?村民会不会成为一无所有的佃户?
林基觉察到族人的微词,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家人的不团结。任何不好的苗头都要找到背后的问题,不能拖到局面失控再去解决,这是他做事的风格。
这年秋收后,林基把最初搬迁的老四支的大家长和几个子女多的家长召集起来开了个议事会。
林基说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一人一个脾性,人人都有需求,有矛盾纠纷难免,咱不能放任矛盾升级!有族人对我们实行‘公田制’有分歧,大家要把我们的初衷告诉咱们的晚辈后生。这些年咱林家湾开垦了上千亩良田、修了灌渠、挖了五口大井,建了五处看田房,还建了祠堂、村塾,修了宽敞的村大街,这些工程哪一个不是靠大家伙集体的力量完成的?如果咱开始就各干各的,林家湾绝对成不了现在的气候!”
众人家长点头称是,“族长说得对!咱都明白这个理!”
林基接着说:“咱从元固老家搬到这里,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找个宽敞地方!咱老哥几个劳苦了这三十多年,现在各家各户的都不愁吃不愁穿,这不就是咱的愿望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图的就是晚辈们都过上好日子!”
“咱林家湾能让周边村的高看一眼,凭什么?就因为我们林家人团结,团结得铁板一块,如果像其他村庄不团结,咱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都难说!”
一个分支家长对林基说:“有的后生仗着年轻力壮,认为自己多干活,拿得和别人一样多,可能感到不平衡!所以私下里议论分田,后生见识短浅,大哥不用理他!”
林基严肃的说:“村里的公田迟早要分给大家,现在还不到时候。我的用意你们几个应该明白,就是集中大家伙的力量为咱们的后代打下基础,要让每个林氏后人心里都种下团结的种子,林家湾人要拧成一股绳,到什么年月也不能散了!”
几个大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肯定不能散了”,“咱林家湾能有今天,全靠的人多力量大”,“是啊,让一家一户的干,干一辈子也开不出这上千亩的地!小打小闹能干成什么事?”……
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了,林基接着说:“咱得让后生们明白,树叶不可能永远在树梢上,是人就有老的时候、有生病的时候,谁都有三时两运旦夕祸福,谁敢说用不着别人?谁家盖房子不是大伙齐上阵盖的?他再有力气,一个人能盖起房子来?咱庄上那几个老弱病残,确实是没有劳动能力,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是吧?吃亏人常在,多出点力也算不上吃亏!再听到谁发牢骚,就直接告诉他,可以单独给他一块地,让他自己关起门来朝天过!”
他们说的那个后生是林基堂兄的孙子,他的爷爷就坐在林基身旁,他红着脸说:“俺那个龟孙混小子刚娶了媳妇,还是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憨货,没经过世面不懂事,我回头说道说道他,这样的东西只有等他吃次亏了才能长记性!”
林基看了看堂兄,“小孩有不同意见也不能怪他们!等着村里事关大家的事情都办妥了,咱就把地分了。即使分了地,那些老弱病残,该管的还是要管!这是咱林家湾永远不能破的规矩!”
林基对几个大家长说:“年轻后生缺乏公心公德,是我们做得不好,只有言传还不够,要身教才行,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当父母的要先做好才行。以后,咱把学习家规拿到村塾,让先生和圣贤书一块教,还要让孩子定期到“问礼堂”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咱林家的“问礼家风”祖训,那是有来头的,当年,咱先祖林放可是和孔圣人平起平坐的!”
林基咳了一下嗓子。“我们的那十条家规大家还记得吧?”
几个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崇孝道、睦宗亲”,“重教养、齐家政、正礼仪”,“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慎交友”,“谦处世”。
林基拿出烟杆装上烟,一边抽一边点头。
林氏家规涵盖了忠厚、善良、勤劳、诚实、正直,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德,作为对后辈的诫勉,林家人一代一代耳提面令,代代相传,形成了人人良善、个个勤俭持家,父慈子孝的美好村风。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开春的一天,林家湾开始分田了。
林基由儿子林天佐搀扶着来到“问礼堂”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已经聚集到祠堂前的空地上。林基站在众人面前,直了直腰嗓子沙哑着大声说道:“今天,咱们把村里三十年辛苦开垦的田地分到每家每户,林家湾周边已经没有荒地可以开垦,大伙要勤快的伺候我们的田地,那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人勤地不懒’,你不好好种地,地也不会好好的给你出粮食!如果谁家的地荒了,咱就把地收回充公,都记住了啊!”
一百多口林家族人齐声回应着“放心吧老族长!”
林基从公田里留下五十亩用来支应家族的公共事务,以及教书先生的束脩、孤寡老人的赡养,还有突发灾厄的扶危济困等。剩下的公田按人头均分到家家户户,从此,林家湾的村民开始各种各田,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日子,从那以后,族人的生活便开始分化,有的富起来,有的穷下去。
分完田地,林基便溘然长逝了。临去世时,他对围在床边的各分支家长叮嘱说:“宗族成员有远近亲疏,在祖宗看来,都是他一人之子孙,所以,站在先祖的立场,族人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当族人中有谁家幼弱失亲难以自立、鳏寡无依生活艰难,有谁家遭遇窘急衣食无着,或出现纷争不能自控时,大家伙应该全力给予帮助,众人帮一人不难,千万不能袖手旁观!你们一定记住了!”
林基之后的几位族长,也确实是遵照林基的遗训做的,每个家庭都教育子女要有团结互助意识。所以虽然分田到户了,林家湾的村民仍然和睦的像个大家庭。虽然各家过着各自的小日子,可是邻里和睦、互敬互让,经常是这家做了好吃会送那家一份,那家有了稀罕的东西也会给这家尝个鲜。小孩子之间调皮打闹,磕着碰着的,也都是训导自己的孩子,而不会护短计较。偶尔有夫妻吵架、兄弟斗气的,总会有一群人过来又哄又劝,直到二人烟消云散、露出笑容和好如初。
遇到两家因为误会产生矛盾的时候,要么是长者出面,要么是族长、里甲长出面,及时调停,消除误会、让双方握手言和,从不会让纠纷隔日过夜,不会任由矛盾升级。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更是全村上阵。
如果谁家遇到伤病危难急事,自己解决不了的,也是一家有难全村支援,整个村子的族人都会伸出援手,有钱的帮钱、有物的帮物,有力的出力,多少年了,林家湾的村民,在困难面前从没有势单力孤的无助感。
后任族长说:“我们一定要记住老族长的良苦用心,我们林家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保护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人能保护我们,兵荒马乱的年头,皇上自己家的事都摆不平,哪有心思管老百姓!咱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不要指望外人。大家伙想想,朝廷官府除了跟我们收租子,什么时候管过老百姓?就是灾年的赈灾粮款,还不是平时收了我们的钱粮存起来又返给我们的?至于衙门,那是给有钱有势的人开的,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所以,村子的安全不能指望别人,要靠我们自己。”
林家湾村民的团结是出了名的,据村里老人讲,有一年冬季,有一帮悍匪进村打劫,结果村民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把土匪打得落荒而逃。从此以后,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流寇再也不敢进村骚扰。而那些经常被土匪劫掠的村子,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土匪把辛辛苦苦收成的粮食抢走,而官府对此也拿不出什么保护措施。
几代人的努力构建的林家湾,如同一个世外桃源,是完全自足自给的小社会。许多村民农闲之时、耕种之余,到河里捕鱼捞虾、野外打野味自己吃不了的,就拿到街上象征性的收几文钱卖给族人。
一条中心街慢慢的成了小集市,有打烧饼卖烤排的,有杀猪宰羊卖肉的,有豆腐坊、油坊,裁缝铺、肉铺、剃头铺、铁匠铺、木匠铺,吃穿用度都有,这些买卖也有外人来开的,大部分是有手艺的林氏后人开办的。各类小生意,富裕了自己、方便了族人,
林家湾的人富足、友善,引来一些外来的商贩和沿街叫卖的小货郎,他们拾遗补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银器、铁器,的都可以买到。就连一些卖艺的、说书的、唱戏的也经常来村里演上几天。
后来约定俗成每六天设一个集日,村外的小商小贩也都来吆喝贩卖,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生活所需的东西。周边村庄的百姓提起林家湾人的生活,都羡慕的不得了,“看看人家林家湾,那日子过得才叫舒坦!”
林家湾的村塾一直没间断,教书先生的束脩由村里公田收成的钱粮承担大半,谁家的小孩愿意读书,只需很少的几个铜钱就可以进学堂。虽然至今没有人得过功名,不过,村里的少年青年倒也都能识文解字、写写画画记个账的也能凑乎着应付。
富足和安宁的林家湾,成为周边老百姓向往的安乐窝,远近村庄的闺女都愿意嫁到林家湾,村里几乎年年都有新媳妇娶进村。
到清朝嘉庆年间,林家湾的人口已近五百人,成为方圆二三十里内规模最大的村庄。
还有村民甚至担心,村里的土地到最后会不会都成为林基家的?村民会不会成为一无所有的佃户?
林基觉察到族人的微词,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家人的不团结。任何不好的苗头都要找到背后的问题,不能拖到局面失控再去解决,这是他做事的风格。
这年秋收后,林基把最初搬迁的老四支的大家长和几个子女多的家长召集起来开了个议事会。
林基说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一人一个脾性,人人都有需求,有矛盾纠纷难免,咱不能放任矛盾升级!有族人对我们实行‘公田制’有分歧,大家要把我们的初衷告诉咱们的晚辈后生。这些年咱林家湾开垦了上千亩良田、修了灌渠、挖了五口大井,建了五处看田房,还建了祠堂、村塾,修了宽敞的村大街,这些工程哪一个不是靠大家伙集体的力量完成的?如果咱开始就各干各的,林家湾绝对成不了现在的气候!”
众人家长点头称是,“族长说得对!咱都明白这个理!”
林基接着说:“咱从元固老家搬到这里,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找个宽敞地方!咱老哥几个劳苦了这三十多年,现在各家各户的都不愁吃不愁穿,这不就是咱的愿望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图的就是晚辈们都过上好日子!”
“咱林家湾能让周边村的高看一眼,凭什么?就因为我们林家人团结,团结得铁板一块,如果像其他村庄不团结,咱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都难说!”
一个分支家长对林基说:“有的后生仗着年轻力壮,认为自己多干活,拿得和别人一样多,可能感到不平衡!所以私下里议论分田,后生见识短浅,大哥不用理他!”
林基严肃的说:“村里的公田迟早要分给大家,现在还不到时候。我的用意你们几个应该明白,就是集中大家伙的力量为咱们的后代打下基础,要让每个林氏后人心里都种下团结的种子,林家湾人要拧成一股绳,到什么年月也不能散了!”
几个大家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肯定不能散了”,“咱林家湾能有今天,全靠的人多力量大”,“是啊,让一家一户的干,干一辈子也开不出这上千亩的地!小打小闹能干成什么事?”……
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了,林基接着说:“咱得让后生们明白,树叶不可能永远在树梢上,是人就有老的时候、有生病的时候,谁都有三时两运旦夕祸福,谁敢说用不着别人?谁家盖房子不是大伙齐上阵盖的?他再有力气,一个人能盖起房子来?咱庄上那几个老弱病残,确实是没有劳动能力,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是吧?吃亏人常在,多出点力也算不上吃亏!再听到谁发牢骚,就直接告诉他,可以单独给他一块地,让他自己关起门来朝天过!”
他们说的那个后生是林基堂兄的孙子,他的爷爷就坐在林基身旁,他红着脸说:“俺那个龟孙混小子刚娶了媳妇,还是个‘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憨货,没经过世面不懂事,我回头说道说道他,这样的东西只有等他吃次亏了才能长记性!”
林基看了看堂兄,“小孩有不同意见也不能怪他们!等着村里事关大家的事情都办妥了,咱就把地分了。即使分了地,那些老弱病残,该管的还是要管!这是咱林家湾永远不能破的规矩!”
林基对几个大家长说:“年轻后生缺乏公心公德,是我们做得不好,只有言传还不够,要身教才行,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当父母的要先做好才行。以后,咱把学习家规拿到村塾,让先生和圣贤书一块教,还要让孩子定期到“问礼堂”感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咱林家的“问礼家风”祖训,那是有来头的,当年,咱先祖林放可是和孔圣人平起平坐的!”
林基咳了一下嗓子。“我们的那十条家规大家还记得吧?”
几个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崇孝道、睦宗亲”,“重教养、齐家政、正礼仪”,“务读书、明德性、谨言语”,“慎交友”,“谦处世”。
林基拿出烟杆装上烟,一边抽一边点头。
林氏家规涵盖了忠厚、善良、勤劳、诚实、正直,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德,作为对后辈的诫勉,林家人一代一代耳提面令,代代相传,形成了人人良善、个个勤俭持家,父慈子孝的美好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