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11月,哥伦比亚的天气似乎都变冷了许多,街道上已经出现零零散散穿着羽绒服的居民。他们呼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然后迅速消散。每个人都在忙碌地穿梭于自己的日常,仿佛这个世界的运转从未因任何事件而有所停留。
只有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斑驳地投射在地面上,给这个寒冷的早晨带来了一丝温暖。阳光下,银杏树的叶子已经泛黄,随风飘落,覆盖在街道上,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秋末冬初的色彩。落叶在人们的脚下沙沙作响,伴随着匆匆的脚步声,成为这个季节独特的乐章。
深蓝之树事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确,刚刚发生的时候,整个泰拉大陆都因为这件事而把目光投向哥伦比亚。新闻媒体充斥着关于灾难的报道,人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着这个话题,社交媒体上满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灾难原因的猜测。
然而实际上,在这三个月里,莱茵生命面对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维多利亚,乌萨斯,卡西米尔,甚至伊比利亚都秘密派来了专员了解这起事件的情况,试图从中寻找任何能够拿捏哥伦比亚的证据。这些国家的政治家和情报机构都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来获得某种战略优势,或是在国际舞台上对哥伦比亚施加压力。
但在莱茵生命和哥伦比亚国家安全保护局的共同防御下,没有任何人能了解到除了莱茵生命对外公布的情况内容。
莱茵生命作为泰拉大陆上领先的科研组织,防卫科对于此类事物有着充分的工作经验,在保卫科主任的带领下,所有和‘深蓝之树’有关的数据被保护的密不透风。
对外好处理,但是国内的友商,比如梅兰德集团旗下的沙滩伞科技,以及独立集团的塔山生物科技,对于莱茵生命在这起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受害者’形象却表示出了充分的怀疑。
作为同行,他们太了解同类人心理的想法了,知道在科研领域,每一次的失败都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秘密,而往往,这些秘密是无法公之于众的,因为一旦被拿到台面上,就算是莱茵生命这种有总统背书的集团,也会是灭顶之灾。
于是在各大厂商的暗中联合下,凭借‘深蓝之树’试图扳倒莱茵生命的暗中联盟悄然建立。这些公司最开始只有哥伦比亚国内的一些和莱茵生命的敌对同行,随着事件的推移,几乎在泰拉大陆上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们都加入了这场博弈,他们的利益和目标在深蓝之树事件后汇聚到了一起。
庞大的利益链让竞争对手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名为反莱茵同盟的全方位情报网。这个同盟的行动对莱茵生命构成了多方面的威胁,使其不得不疲惫地应对各种糟糕局面。
无数的商业间谍潜入莱茵生命各个分部内部,保卫科虽然有着完善的防御措施,但奈何对方数量实在庞大,而且配合摸起,甚至还有不少内部职员被威胁,间谍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获取敏感的财务报告和通讯记录,甚至科研人员的个人生活也成为了他们搜集信息的目标。
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莱茵生命的整体员工疲惫值对比事件前提升了1500%,许多职员被这种生活折磨的死去活来,最后只能含泪辞职。
不止是对职员们活动,反莱茵同盟通过寻找莱茵生命和深蓝之树有关的实验室的安全漏洞,试图获取莱茵生命在深蓝之树事件中所涉及的研究资料。这迫使莱茵生命不得不加强实验室的物理安全措施,同时更新安全协议,以防止未授权的入侵。
更糟糕的是,一些拥有私人安保力量的企业开始动用武装力量,直接正面武装入侵莱茵生命的资料保管设施。保卫科的成员是这三个月里最忙碌的,就连那些正在接受强化的特级安保,每人每个星期都要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出外勤。
莱茵生命的精英化策略唯一的缺点在这时候被无限放大。
哥伦比亚政府的态度更是让莱茵生命感到孤立无援。政府的默许行为,似乎是在敲打莱茵生命,提醒其在未来的实验中加强保密性。这种态度让反莱茵同盟的公司们感到有了靠山,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莱茵生命的高层不得不进行紧急的策略调整。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压力,他们知道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公司的利益和未来的科研方向。
一份文件从总辖构建科传达出来,迅速分发给各个科室。这份文件不仅包含了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文件中的语言严谨而直接,透露出莱茵生命在这场危机中的决心和果断。
总辖决定直接和国防部展开合作,共同进行c-203的实验项目。这是一个高风险但潜在回报巨大的项目,涉及到前沿的生物工程和源石科技。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莱茵生命希望能够重新获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在政治领域保留目前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同事保卫科的特级安保们接到了新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