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银鹰电影节今年的举办地定了,就在我们国家,s市。”
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始终没出现一部有存在感的电影,影迷们东瞅瞅,西望望,恨不得立刻来一个天降紫微星,好拯救低迷的市场。
可谁知道,电影没等到,反倒是等来了一个国际电影节的落地。
“真的假的?是我知道的那个银鹰电影节吗?上一届在m国举办那个?”
“这电影节不是一直挺小众么?怎么这一回直接来华国举办了?”
到目前为止,能够数得上号的电影节一共有三个,其中,金樱桃奖和银像奖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洲,都是固定了举办地点的奖项。
与之相比,银鹰则不同,其口味更加小众,评委对于投票的话语权也更大,由于评委来自不同国家的缘故,从创办之时,就规定了电影节在好几个国家之间轮转。
也就是说,每年的举办地会尽可能不同。
只是,因为一些历史、口味、题材因素,银鹰电影节一直在另外几个大洲轮回,还没有到过华国。
当然,同样的道理,由于电影节远离华国,对于华国不了解,自然也难以接纳来自于华国的影片。
按道理说,银鹰电影节的封闭与保守会因为其偏好而一直保持下去,可谁知道,今年忽然给大家炸了个响雷。
“好夸张,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说起来,前些年还有华国导演去参加银鹰电影节呢,但似乎连初赛单元都没有进去。”
“是的,这个电影节的评委挺傲慢的,也不知道在傲慢什么。”
缺少交流与沟通,就会存在隔阂,自诩宗旨是包容与开放的电影节也是如此。
只不过,比起一部分网友们翻旧账,不少人还是对于电影节抱着善意而积极的看法。
“管之前怎么说呢,来就行。”
“多来一个电影节,应该会带来许多游客吧,先不说其他,总之会拉动经济了。”
“挺好的,据说顾导的电影也会在电影节上亮相,到时候有机会的话去看一下。”
“希望顾导能再拿下一个奖。”
网络上对于电影节议论纷纷时,《山魂》剧组也在安排着相应的工作。
“总之,就是这个电影节要去,但是不用太过在意。”
作为金樱桃奖的获奖人,顾导对于这些电影节来说都是常客了,也没有网友想象的对奖项那般执着。
他仔细地给大家剖析电影节的内幕。
“首先,一部戏要获奖,是要看题材的。”
主创们点点头。
这倒是一个圈内外的共识,哪怕是对于电影不了解的圈外人,也能说出当下这些小众电影节获奖的“热题材”。
少数边缘群体、非主流,这些年,随着女性主义的火热,表现各个年龄段女性的困境也是备受评委们青睐的选题。
各个电影节的调性不同,评委们的偏好不同,所能拿奖的影片题材也不同。
但作为共性的是,无论这些电影节评委们的取向有何不同,归根到底,大部分都还是非商业的小众文艺片。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口碑商业都大爆的经典片子。
顾导显然没有厚脸皮到把自己的新作归结到这个范畴之内。
“所以,在题材上咱们就不占优势。”
虽然不愿意承认,在看完试映之后,顾导想来想去,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咱们这片子,是不是有点太爽了。”
或许是剧本本身塑造的主角格外强大,又有宁宿来出演,后期,为了加上大峡谷两位大妖之间真身打斗的画面,编剧无奈又改了改剧情。
到了最后,哪怕前面对于角色内心的剖析虽然是顾导的水平,但在后期,主角获得力量,重新回去复仇时,就完全不是文艺片的范儿了。
“我感觉这会把评委创一个跟头。”
在顾导的电影里,主角到了最后并没有被自己内心的束缚给绊倒,反而战胜了内外的矛盾,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认可。
这对于习惯性看类似于“社会矛盾大于个人”、“个人在体制之下无所作为”、“接受自己的羸弱”题材的评委来说,可谓是被喂了一颗巧克力味道的屎。
更何况,在此之前,顾导的电影能够获奖,也是评委们熟悉的那个属性。
当年,顾导凭借着自己的文艺片在金樱桃奖上闯出了名堂,而后靠着国际声誉倒逼国内电影市场,影院才给提高了排片量。
可没想到这次会搞这一出。
“顾导,这都怪你。”
或许是想到了评委们看完《山魂》之后一脸懵逼的样子,制片人也不厚道地笑了。
“不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对于自己影片性质的改变,顾导本人倒是接受良好——他与古板的评委不同,并不在意影片的属性。
无论小众也好,商业片也罢,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带他们渡过一段短暂的、精彩的、不被人打扰的时光。
如果前者是为观众带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后者就是创造更多快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