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皇帝真难当

关灯
护眼
007 真正认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忠是宫中老人侍奉杨太后多年,怎会不懂赵昀这个问题的背后含义,可正因为见识过太多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让他不敢出声回答,只能沉默以对。

赵昀同样知道王忠的顾虑,但这接近一个月的相处下来,他更清楚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殿前诸班直与皇城司进行戍卫轮换,非臣力所能及。”

沉默许久之后,王忠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他并非不愿意听从皇帝的号令,只不过这个要求在他的能力之外。

“你可以禀告大娘娘。”

“大娘娘也做不到,知制诰能拒绝草诏,就算强行下诏中书门下依旧可以驳回。”

“官家,事不可为,至少暂时如此!”

面对赵昀的坚持,王忠终于展现出他恭敬之外的另一面,也是更为真实的一面。

华夏皇权登峰造极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在宋朝这个阶段,并不是任何事情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哪怕没有史弥远这种权相掣肘,依旧有着一整套法理程序的制约。

就算由杨太后代行皇权下旨,想要让这道圣旨生效,需要包括宰相、中书舍人、给事中等等一些列环节的联署,只要其中有一个反对,圣旨就只能被称之为“词头”。

没有法理效应,并且没人执行的圣旨,就跟一张废纸没有任何区别。

听着王忠的反对理由,赵昀逐渐冷静下来,哪怕他极力去扮演好皇帝这个角色,压制住自己的急切去步步为营,依旧免不了在某个瞬间会头脑发热。

确实就如同王忠所言,想要调动皇城司跟殿前诸班直进行戍卫轮换,并不是一道圣旨就能想当然完成的事情,这恐怕比挑选经筵讲师的意图还要明显。

但赵昀之所以会冲动行事,就在于没有谁比他更明白,什么叫做枪杆子里出政权。偶然间发现一支有机会掌控军事力量,就迫不及待想要收为己用,从而丧失了帝王该有的稳重。

成大事者,应藏于心,行于事,不谋于众!

“王押班,我知道了。”

赵昀语气低沉的回应了一句,然后便独自转身踏入了福宁殿。

望着赵昀略显气馁的背影,王忠却反而流露出赞赏的眼神。

要知道赵昀年方十九,正处于年轻人意气风发的阶段,更别说他还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有时候出现一些冲动的想法,其实并不为过,相反能接受不同的意见,并在极短时间内压制住自己情绪,才是非常人所及!

如果说之前王忠侍奉协助赵昀,仅是因为皇帝跟太后母子关系绑定了共同利益,那么现在赵昀的表现,让他从心底生出了认可。

新君的品行远胜那个狂妄自大的济王赵竑,按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看来咱家无法置身事外了。”

王忠默默念叨了一句,随即躬身离去。

皇城司的这段小插曲过去,接下来赵昀又恢复到往常的节奏,上朝听听两府执政的奏事,退朝看看地方百官的奏章,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不过这份表面平静很快就被打破,担任经筵讲师的真德秀夺情回朝,当天就向赵昀上疏要开启经筵,并且直接在奏章中表明他要与皇帝讨论《诗经·棠棣》的内容。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御前讲席内容就基本从四书五经中挑选。但真德秀选择《诗经·棠棣》却别有深意,原因在于里面有一句哪怕放在后世都流传甚广的名言。

叫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很明显真德秀从赵竑贬居湖州的谕令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期望借助经筵讲学的机会向赵昀传达兄弟和睦的理念,放自己学生一马。

不得不说,真德秀这个老师对待赵竑确实仁至义尽了。

既然真德秀主动上疏,赵昀自然就顺势同意,这也是自宣布经筵讲师任命以来,第一次正式召开经筵讲学。

次日皇城缉熙殿,起居郎魏了翁,中书舍人真德秀,宗学博士郑清之,以及承事郎吴潜四人分列左右,站在殿内等待着官家赵昀的到来。

魏了翁跟真德秀同为程朱理学的继承者,加上朝中同僚多年关系比较熟络,等待过程中按捺不住开口劝说道:“景元(真德秀字),你不该选择《棠棣》为讲题,非常时期更容易触怒官家,以致过犹不及。”

赵昀时刻忌惮着史弥远打算夺权,可放在外界眼中他们两个却是利益共同体,不会细分到底是史弥远想要干掉济王赵竑,还是赵昀准备手足相残。

真德秀身为人师想要帮助学生没错,但意图过于明显很容易激发皇帝的逆反心理,对济王赵竑进行更加严厉的打压。并且就连真德秀自己的仕途,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如今官场史党只手遮天,魏了翁不希望真德秀在朝堂之上无立足之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公路求生,我能入侵修改系统 水中月 生理性喜欢 文字游戏:吾乃人间太岁神 萨摩耶成为狼王的陪伴犬后 我靠!这召唤师什么流派 假结婚[娱乐圈] 枪如游龙 请出示营业执照[娱乐圈] 禁止滥用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