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称霸罗马后,我反攻长安

关灯
护眼
第22章 通风报信,告诉秦王,李承道来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2章 通风报信,告诉秦王,李承道来了!

十年前突厥大军兵发长安,幽州是必经之地,途径幽州,嗜血如突厥人,会对幽州相敬如宾么?

不会!

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整整几十万突厥大军,到处肆虐幽州,也到处掠夺,甚至他们还会吃人!

其族里把汉人称为两脚羊,并将吃汉人称为荣耀!

那一段日子,无数幽州百姓被吃。

幽州支离破碎,

百姓妻离子散,家家户户更是十室九空。

到处都是血与泪,也到处都是绝望。

从渭水与天策上将签订渭水盟约后,他们返回草原,更是带走无数幽州百姓,将幽州百姓当做奴隶驱使。

幽州百姓其中的心酸、苦痛,有多少人能知?

便是后世之人,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只知道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此生唯一黑点玄武门。

可这唯一黑点,轻描淡写的一句黑点,其渊源却是有至少数千万幽州百姓死亡!

这一切,都是那高高在上且不可一世的秦王原因!

当年他若不发动玄武门之变,遵循大唐理法,让太子上位。

那时李家皇室没内乱起来,突厥怎敢南下大唐?

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是不敢!

李世民光鲜亮丽的帝路上,幽州里到底有多少人因他政变而死、而流泪、而妻离子散、而家破人亡….

这些史书不会说,因为李世民是他们的骄傲,他做到了万国来朝,让他们自豪,所以自动忽略他帝路上那些哭泣的人们。

那些幽州百姓都被遗忘了,失去全家的李承道亦是如此。

双方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弱者。

而他们只关注强者。

至于弱者的眼泪、痛苦、绝望,他们没人在乎。

纵观整个史书里,从来也都只记录大人物,所有小人物无法看见,即便是有,诸如当年幽州事变,不过是幽州被突厥践踏,大唐北疆兵败,幽州十室九空寥寥一笔带过。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他们不会说,这幽州城破开后有什么下场,汉人大军兵败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女子又有什么下场。

他们也不会说,幽州百姓到底流了多少泪,失去了多少亲人,一路上受过多少委屈,又有多少次惊险逃生。

他们更不会说,李世民继位之后,太子一家未来该当如何,当年李承道带东宫残军渡海之后,又到底是死是活。

问他们渭水河畔秦王答应了突厥什么,让突厥得以撤军,他们还是不会说。

他们不会说,不会说….什么都不会说。

永远也不会说!!

只有那成功的大人物,才值得他们侧目!

人皆有慕强基因。

那成功的李世民,让他们自动忽略他这上位路上造就的苦难,并且还会帮天策上将开脱,铸就他那所谓“完美”的履历。

可秦王真的“完美”么?

是!

他的履历很完美,可他的后代却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秦王他并不完美。

亲自因夺门之变而上位的秦王,应该更清楚处理下一代子孙的兄弟关系,可他的儿子李承乾造反了,李泰也是郁郁寡欢而死。

长孙皇后所生嫡系血脉,两女三男,长乐公主与晋阳公主皆是早夭,老大李承乾造反,老三李泰郁郁寡欢而死。

若不是还有个李治,他这“完美”的帝王,连嫡系血脉都没能继承到他的帝位。

五大嫡系不明不白死了四人,这就仿佛老天都在惩罚天策上将。

往后。

在大唐总共三百年历史中,太子共有29位,可真正成功上位只有16人,成功率来到极为吓人的百分之五十五。

他的子孙都在效仿他。

每当皇位更迭,总会有崭新的“玄武门之变”发生。

他带了一个坏头,很坏的头。

可那些人不会在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斗神 二爷的婚宠小娇妻 末世:开局推倒病娇校花 斗罗:多子多福从波赛西开始 斗罗:无敌之路,从比比东开始 时王强?可曾听闻过帝皇铠甲! 我酆都之子,在斗罗建地府 全法:觉醒异火,开局拜师药老 武镇寰宇【龙骧】 让你参加恋综,你破防国民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