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或许可以试试?
毕竟他们理论物理这么有意思,说不定也能够吸引萧易的兴趣呢?
……对于国际科学界的反应,作为论文的作者,萧易所得到的关注自然不少。
虽然说这件事情倒是也没有直接冲上热搜,但是在国内相关领域中,他还是狠狠地火了一把。
比如在逼乎这种鱼龙混杂,偶尔的时候可能涉及到了一些真知识的平台上,关于绝对电子性计算的讨论也是上了热搜榜。
有国内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实验室已经准备将绝对电子性计算作为核心实验工具了,预计将会大规模使用。
但是也少不了有人提出了批评,并且他们批评的理由还挺合理的。
【绝对电子性计算固然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方法,但是你们就没有考虑过,一旦使用这种计算材料学方法成为了习惯,将计算的结果奉为圭臬,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这会导致我们错过很多过去未曾发现的东西!
没有任何计算材料学的方法能够将材料的微观世界完完整整的描绘进去,更何况就算真的能完整描绘进去,也不是我们当前的计算机性能能够达到的。
如果还有一些新的机制是我们没有发现的,计算方法的大规模使用,将导致我们在未来将很难发现这些未知的机制,就像是魔角石墨烯超导,难道你们认为利用这些计算材料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发现它之前将其预测出来吗?
实验才是材料学的王道,计算不应该占据这么高的地位,我们也绝对不能就此将实验的地位降低。
不然的话,最终后悔的只能是整个材料学界。
赛博材料学不可取!】
这类批评性的评论倒是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让相当多的人参与到了讨论之中。
计算材料学的结果确实就像是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称得上是一种赛博材料学,结论都是虚的,只有在现实中完成了,那才算是真的。
总的来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绝对电子性计算的评价都是好的居多,坏的居少,剩下的就是表示要辩证性使用,让其真正变成一个工具性的东西,而并非指导性的准则。
不过,针对这些事情,萧易就没有发表太多的看法了。
科学界要怎么使用他的方法,他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说不定人家还会说一句:“伱就是一个搞数学的,懂什么绝对电子性计算。”
只能说,相信科学界的智慧。
至于此时的他,则总算是吃上了洛明雅课题组的庆功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