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现在的美国没有物理学!
1910年11月15日,纽约,曼哈顿区。
在未来,这里是纽约的市中心,也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曼哈顿从北向南,可以大致划分为上城、中城、下城三个主要区域。
上城有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林肯中心等著名景点。
中城有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时报广场、百老汇等大企业和商业中心。
下城则以金融为中心,未来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就位于这里。
在下城的自由岛上,还矗立有著名的自由女神像,注视着无数怀揣美国梦的移民踏上这片土地。
然而此时的曼哈顿还远远没有后世的繁华。
帝国大厦还没开始建,时报广场也还在建设当中。
要一直等到二三十年代,这里才会真正成为世界的中心。
但在1910年,曼哈顿乃至纽约,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都市。
纽约的人口已经超过了450万人。
在曼哈顿的上城区,有一所美国第五古老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于1754年,从这里诞生了很多知名人物。
包括3位美国总统,9位大法官,以及很多商业巨头等等。
当然还有好几位物理诺奖得主。
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就诞生在这里。
美国物理学会就是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成立的。
这里见证了美国学术物理学的诞生。
所以为了表示这次会议的重视和对李奇维的尊重。
迈克尔逊特意把交流会安排在了哥伦比亚大学。
此外,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汉学系。
华夏的徐志摩、闻一多、陶行知等知名人物,都曾在这里深造学习过。
而汉学系的建立,传闻和一个叫丁龙的华工,有密切的关系。
李奇维一行人和理查森、戴维森师生二人,结伴从普林斯顿来到了纽约。
理查森将戴维森留给李奇维后,就离开了。
李奇维让玻尔等人自由安排。
他则在李三的陪同下,徒步前往哥伦比亚大学。
李奇维的到来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高层的热烈欢迎。
虽然没有像在普林斯顿大学一样,团锦簇,学生蜂拥而至。
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们,还是给了李奇维最隆重的迎接礼仪。
并且李奇维还看到了有不少华夏面孔的学生。
想必他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学生。
李奇维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寒暄过后,迈克尔逊就领着李奇维朝哥大的会议室走去。
那里就是本次学术会议的所在地。
和欧洲国家的物理年会差不多,美国的物理年会是每年举办四次学术会议。
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
会议的流程就是按照顺序,物理学家们上台报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然而此时的美国物理学界,如果严格按照李奇维对物理学家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能冠以物理学家名头的估计不超过10个人。
有着100多位会员的物理学会,里面绝大多数其实就是各個大学的教授而已,谈不上什么物理学家。
对外自称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因此,李奇维的到来,让物理学会的所有成员都感觉蓬荜生辉。
像李奇维这样的顶级物理学家,普通物理学教授,是很难见到的。
李奇维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比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因此,所有人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瞻仰这位当今物理学第一大佬。
当迈克尔逊带着李奇维进入会议室后,立刻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奇维粗略看去,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他猜测估计美国物理学会的会员几乎都来了。
密立根、卡尔、布里奇曼等等。
可惜此时的哈勃、康普顿都是小人物,还有更厉害的大佬都是小屁孩。
不然的话,会议肯定就更加精彩了。
忽然,李奇维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爱迪生。
不是因为他在后世看过爱迪生的照片,而是只有他没有鼓掌。
后世的笑话不是这样说嘛:领导来了,你鼓掌,他不一定记得你;但你不鼓掌,他一定记得你。
李奇维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爱迪生,对方坐在前排,显然以大佬自居。
不屑和厌恶的眼神,让李奇维心中冷哼。
这时,迈克尔逊拉着李奇维的手,走到演讲台上,笑着说道:
“各位,关于布鲁斯教授,我想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吧。”
“要是详细地介绍布鲁斯的成就,估计今天的会就得开到深夜了。”
众人哈哈大笑,又响起了一波掌声。
“之前布鲁斯在普林斯顿的演讲,在座的若是没有去的人,那就损失大了啊。”
“虽然那场演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但即便对我,也有很大的触动。”
“布鲁斯对于物理学的视角独特而深邃,值得我们所有人研究和学习。”
“今天,我把他请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