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清帝师李奇维,敬献寿礼,镭光宝珠一颗
1904年11月16日,对于广大普通人而言,依然是艰难的一天。
而整个1904年,依然是艰难的一年,天灾人祸不断。
战争、自然灾害、饥饿、疾病、官府压迫、洋人欺辱.
战争方面,樱俄在北方正打的如火如荼,让无数当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英国入侵西方,企图对国内不轨。
自然灾害方面,地震、洪水、干旱在国内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至于饥饿、疾病等更是发生在国内的任何一处。
一个无权无势的家庭,只要遇到其中一件事,就足以家破人亡。
这就是满清统治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透露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绝望感。
若不是李奇维大刀阔斧搞教育改革,勉强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丝向上的活力。
恐怕更会让无数有志之士仰天长叹。
这样的满清,这样的鞑子,该亡!
掌权者们当然能看到,也知道百姓的苦难,但是他们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因为今天,整个清朝只有一件大事,而所有人都在为这件大事忙碌。
那就是当朝太后老佛爷的七十大寿。
清廷上下举行了极为隆重的“万寿庆典”。
紫禁城内一片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这和城外的凄惨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满清灭亡的征兆已经越来越明显,现在只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而已。
慈禧的寿礼并不在紫禁城内举办,而是选择在京师西郊的颐和园,那里环境更好,深受慈禧喜爱。
明明国内已经到了千疮百孔的末年,但是喜好奢靡之风的慈禧,依然铺张浪费地举办大寿盛宴。
整个颐和园被装饰的宛如人间仙境,完全看不出几年前被八国联军破坏的残败景象。
虚荣的慈禧假惺惺下旨,不允许百官给她送贺礼。
然而,没有人敢真正不送。
因为老佛爷也许不记得谁送过礼,但一定记得谁没送过礼。
若是被记恨在心,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而送礼最重要的环节,当然就是唱礼,也就是小太监高声介绍每一件礼物的名字。
既凸显出大臣的恭敬之心,又展现出慈禧妖临天下的尊贵感。
颐和园,乐寿堂。
这里是慈禧在园内的居住之地。
此刻,乐寿堂内站满了文武百官,甚至都挤到房间外面去了,乌压压接近200多人。
好大喜功的慈禧甚至还请了外国使者,彰显皇家威严。
这一刻,慈禧浑然忘了,前几年还被打的如丧家之犬一般。
现在她的心里只有一件事,自己的寿礼必须风风光光。
送礼前有一个特殊环节,那就是新科进士中的状元、探、榜眼要一起为太后祝寿。
今年的殿试时间稍晚,就是为了迎合慈禧的七十大寿,所谓喜上加喜。
状元是朱汝珍,探是刘春霖,榜眼是张启后。
新科状元朱汝珍入内后,慈禧询问他的姓名和籍贯。
朱汝珍跪下回答道:“学生名叫朱汝珍,广东人士。”
谁知,慈禧听完后立刻面露怒色,李莲英一看心想坏事了,连忙让朱汝珍出去。
不一会儿,在外面一脸懵逼的朱汝珍更加一脸懵逼了。
因为太后下旨:刘春霖博学多才,堪为大用,作为新科钦点状元。
朱汝珍觉得老天在和他开玩笑,自己就回了一句话,状元就没了?
他哪里知道,当年慈禧在八国联军入侵后,仓皇逃跑,将光绪的珍妃投入井中淹死。
她听到状元名字中带“珍”字后,就本能地厌恶。
而且慈禧晚年最痛恨的就是广东人。
因为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都是广东人,现在又可以再加上一个李奇维了。
种种原因,让慈禧直接将朱汝珍贬为第二,后者欲哭无泪。
李莲英作为慈禧的心腹,对于她的深浅与喜怒了熟于心,连忙给旁边的小太监使眼色。
于是,小太监立刻高声道:“吉时已到,百官献礼!”
在场的官员们纷纷精神一震,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敬献贺礼!
送礼的人也是按照从高到低的等级排序。
先是王公贵族,接着是部堂高官,各种礼物让人眼缭乱。
等到在京的官员全部献完后,就轮到京外官员的了。
他们不能赶来现场参加寿宴,只能单纯把礼物送过来。
小太监每唱一次,李莲英就会给慈禧介绍礼物的独特之处。
两江总督刘坤一送了一架围屏,这架围屏由上好的玻璃镶嵌紫檀木边而成。
要知道,现在的玻璃可是稀罕物。
虽然清朝在乾隆年间就可以制造玻璃了,但大多浑浊不堪,只能当个容器,毫无欣赏价值。
真正玲珑剔透的玻璃,是这个时代的高端产品,十分珍贵。
更别说是这么大一块,再加上周围的各色珠宝装饰,价值难以估量。
慈禧非常高兴,下旨赏赐刘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