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看着李奇维在傻笑发呆,于是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布鲁斯,你在想什么呢?”
“快点告诉我们,你猜的物理诺奖得主是谁?”
李奇维回过神来,觉得好笑,竟然问他一个穿越者历史问题。“威尔逊,我很认同你的观点,原子热的现象现在确实很明显。”
“但是如果真要论,是谁开启了这个领域,有一个人其实比汤姆逊教授还要早。”
威尔逊和理查森一愣,不约而同地问道:“是谁?”
李奇维笑道:“就是荷兰莱顿大学的洛伦兹教授。”
真实历史上,洛伦兹和他的助手兼同胞塞曼,共同获得了1902年的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是: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塞曼效应)
由于理查森刚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不久,还属于物理小白,所以李奇维对他科普了一番。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开始研究光和磁的关系。”
“他把能产生光谱的光源,放在了强磁场中。”
“他发现在磁场作用下,光源发射的光谱发生了变化,一条谱线竟然会分裂成好几条谱线。”
“这种现象就是塞曼效应。”
“后来塞曼把这个现象告诉了洛伦兹教授,后者非常感兴趣,于是进行研究。”
“在同一年,洛伦兹就创立了著名的【电子论】。”
“他认为电本身是由微小的实体组成,电具有原子性。”
“要知道,当时电子还没有被发现呢。”
“关于电流的本质,所有物理学家都不清楚。”
“洛伦兹教授纯粹是从理论上假设有电子这种东西存在,然后以电子概念为基础,解释了物质的电性质。”
“并且他从电子论推导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就是洛伦兹力。”
“有了电子论后,洛伦兹就可以完美解释塞曼效应了。”
“他把物体的发光解释为,由原子内部电子的振动而产生。”
“所以,当光源放在磁场中时,由于电子受到磁场的力,振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发出的光谱分裂。”
“他还根据磁场强度、电子振动频率等,直接从理论上计算出谱线的个数和宽度。”
“电子论完美解释了塞曼效应。”
当李奇维说完后,发现理查森正听的如痴如醉,过了好久,对方才说道:
“布鲁斯,你讲的也太好了。”
“我感觉你特别适合当物理老师,能做你的学生一定很幸福。”
“如此复杂深奥的理论,被你说出来后,就感觉浅显易懂,好像我上我也行。”
“哈哈哈。”说的威尔逊和李奇维哈哈大笑。
这时,威尔逊也感叹,“这样分析的话,洛伦兹教授确实更胜一筹。”
“他直接从理论上预测了电子的存在,就和当初麦克斯韦预测电磁波存在一样。”
李奇维也十分佩服,“是呀,洛伦兹教授确实算是新一代理论物理学家的领袖级人物。”
“他根据电子论,甚至还直接计算出了电子的荷质比,和汤姆逊教授的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所以,我有预感,今年的物理诺奖,很可能会颁发给洛伦兹和塞曼。”
果然,当然也是必然,1902年10月15日,第二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获奖者为荷兰莱顿大学的洛伦兹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塞曼。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受到无数物理学家的热议。
李奇维的这段分析,也被威尔逊和理查森传了出去。
因为他们俩对李奇维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他娘预测的也太准了!
有了李奇维的影响加持后,很多之前不熟悉洛伦兹成果的物理学者们,也开始关注洛伦兹。
之前在相对论研讨会上,洛伦兹给大家的感受主要是口才好。
没想到仔细研究才发现,人家的物理实力比口才还要好。
果然应了那句,聪明人干什么都能显示出聪明。
随着第二届物理诺奖的公布,原本就流行的原子领域更是如火上浇油一般。
无数学者纷纷跨入这个研究领域,想做出一番成就。
其实也还很好理解。
第一届物理诺奖的量子论,自从李奇维发表光电效应后,好像就没有更深入的进展了。
至于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太魔幻了,很多物理学家都望而却步,更不要提其他人了。
而原子结构研究就不同了。
之前的放射性,现在又被诺奖承认的电子论,都证明了原子内部大有乾坤。
作为以研究原子出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如今在物理学界,几乎快要成为第一实验室了。
不仅培养出了卢瑟福、李奇维这样的青年物理学家,而且还有汤姆逊这样的资深大佬坐镇。
一时间,无数人都想申请在卡文迪许做博士或者访问研究。
面对这种物理热潮,李奇维淡淡一笑。
就让这愈演愈烈的东.不.原子热,成为他的原子核式结构发表的前奏吧。
行星模型的博士论文,注定又将在物理学界,掀起无尽的震荡!
他又要开始装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