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记载的内容,甚为有趣,且与我大清相关。”
“所以,微臣想把这则消息,上呈天听,以悦君心。”
“哦?”光绪灰惨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神采。他示意荣禄继续说下去,后者余光瞟见珠帘后没有反应,便拿出报纸,正是最新一期的《泰晤士报》。
随着荣禄逐渐读出李奇维的事迹,光绪皇帝无神的双眼中,竟然爆发出精光。
尤其是听到李奇维的雄心壮志后,光绪忍不住开口,大赞道:“好,不愧是我大清的青年俊才。”
他回想起了三年前的时刻,那时他立志图新,想以雷霆手段,效仿西方,改革大清。
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种子,如今听闻李奇维的壮举,立刻死灰复燃。
“爱卿,这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我询问过洋人,他们说这是西方格物致知领域中,物理之道最高的奖项。”
“若要对比,有点类似于我大清的状元。”
呼!
光绪帝呼吸急促,他知道这是荣禄在强行抬高清朝文人的地位。
状元?狗屁的状元!
一个个只会空谈误国,真要他们办实事,五谷不分,四肢不勤,连工匠都比不上。
他连忙要求荣禄把报纸呈上来,这时旁边的小太监快速移动,取回报纸,双手交给光绪。
虽然英文他看不懂,但是李奇维那神采飞扬,年轻过分的脸庞,还是让光绪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李奇维以21岁之龄,就能取得让西方人仰望的成就,可见我大清之底蕴。”
“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天下英才如过江之卿。”
“若能为我所用,委以大任,我大清必将再次巍然屹立,强盛至极。”
荣禄见光绪如此激动,连忙看了一眼珠帘那里,他想办法提醒道:“陛下,这李奇维虽然惊才绝艳,深谙西学。”
“但是为人猖狂,目无君父,言谈必华夏如何如何,可见此子心系汉族,不敬我大清。”
“而且他口出狂言,要改革大清的教育和科技,这是他能插手的事情吗?”
“我大清万里疆域,亿兆人口,都要靠太后和陛下高瞻远瞩,轮不到一个毛头小子信口开河。”
光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点激动了,他连忙收敛谦虚,说道:“朕以为,待李奇维学成归国后,应该给他封赏,如此才显我大清知人善任。”
光绪的心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复苏。
他在幻想,如果能把李奇维招揽在身边,以对方在科学一道的造诣,说不定能帮大清也尽快进入工业革命。
这个时代,满清的上层,其实已经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英国的崛起,长枪、大炮、钢铁巨船,这些力量从何而来。
帝国的精英们,早已分析给慈禧和光绪听,甚至比后世的人还要清晰深刻。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想改变就没那么容易了。
突然,光绪又有点害怕,他担心李奇维会重蹈覆辙,那就白白牺牲了一个人才。
于是,他开口道:“朕观李奇维所言,无非科技教育二字,此乃英国强盛之根基。”
“我大清亦可从此二项开始,励精图治,效法西洋。”
荣禄不可觉察地点点头,心想这才对,千万不要牵扯朝堂政治。
不然你什么都完不成。
他的心里对于光绪的处境,也是万般复杂,心疼大于敬畏。
光绪说完后,大厅内三人都不再言语。
忽然,一声猫叫打破了平静,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一跳。
光绪连忙朝珠帘处看去,心神俱颤,身体竟然微微发抖,显然被他的亲爸爸吓住了。
这时,慈禧的声音传了出来,“哀家怎么就没看出来,这李奇维是个人才呢。”
“什么诺贝尔,诺宝尔的,洋人就喜欢玩这些故弄玄虚的东西。”
“不过是一个匠人罢了,都把他吹上天了,难不成他还是个圣人吗?”
“奇技淫巧,玩物丧志,我看这李奇维就是个哗众取宠之辈。”
“你说呢,皇帝?”
慈禧话音刚落,吓得荣禄连忙跪倒在地,“奴才该死,拿出这腌臜报纸,扰了太后清贵,请太后恕罪!”
光绪差点没坐稳,极力平复情绪,才低声说道:“亲爸爸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
慈禧轻哼一声,道:“皇帝,我知道你在怪我,对你约束太多。”
“我这也是为你好,那些居心叵测之人,整天围在你的身边,你以为他们是真心待你吗?”
“他们那是要大清的命啊!”
“等我们娘俩回到京师,我也不管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你不是看重那个李奇维吗?你就把他召回身边,加以重用。”
“他不是擅长西学吗,我看不如就让他当工部尚书,仿照英国,也搞什么工业革命。”
“都随你们吧,我还是安心颐养天年吧。”
几句话,说的光绪连忙跪下,小太监也跟着跪下。
“亲爸爸,儿子再也不敢了,儿子现在还要靠您指点方向。”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慢慢悠悠地说道:“好了,起来吧。”
“一个海外天边的孙猴子,就由他闹去,皇帝不要为这点小事烦心。”
“马上我们娘俩就要回到京师了,那里才是龙潭虎穴呢,你要好好养足精神。”
光绪道:“是。”
慈禧继续道:“荣禄,你也起来吧。”
荣禄连忙道谢,然后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低头不语,仿佛一尊雕塑。
他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汗水,那都是被吓的。
他这一生,经历了太多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自然知道,很多时候,个人的命运,就在掌权者的一句话之间。
他本来拿出这件事,就是为了消遣,博得皇帝和太后开心。
毕竟马上就要回銮了,他想着对方应该心情不错,没想到还是触了霉头。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李奇维的成就在光绪眼中,耀眼无比;但是在慈禧的眼中,却只得到“孙猴子”的评价。
她的心里,现在只有一件事:回到京师,重掌权力。
虽然她不在乎李奇维,但是上位者的一个态度,往往就能影响很多事情。
这让底下的人知道了,太后不喜李奇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