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已纷纷到场,新郎的迎亲队伍也即将抵达,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赵金凤终究是拉不下这张老脸,只能急匆匆地把该给的聘礼补上,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这场风波成为母女关系中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门之日,本应是新娘带着新郎归宁的美好时刻,赵金凤家却是冷冷清清,女儿与女婿的踪迹全无。
自此以后,女儿仿佛一只离巢的鸟儿,一旦展翅高飞,便再也不曾归来。
在厨房的温馨光影中,两人身影忙碌而和谐,赵金凤与宋小月分头行动,一边仔细地拣选着新鲜脆嫩的蔬菜,一边在古老的铁锅旁烹煮着香软的米饭,手中灵巧地揉捏着金黄的窝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家的温暖与食物的香气。
食堂的规矩,是这片小小世界里的经济法则,每一顿饭的获取都需要精心计算。
饭票,那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一日三餐的重量,不同种类的粮食,荤素搭配的菜肴,都在这饭票的交换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粗粮与细粮界限分明,价格亦是各有所异,仿佛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与选择的智慧。
赵金凤手持锋利的刀,细致地切割着鲜红的肉块,口中却是不满地低语,她的声音虽轻,却藏不住心中的怨气与不屑。
“与她交换,简直是给足了面子,也不知自我反省,她在镇上的名声,早已是一地鸡毛。无论行至何处,总免不了遭受他人背后的指点议论,也就只有我心肠软,愿意搭理她。可她呢,不识抬举,我倒要瞧瞧,在这个小天地里,她究竟能支撑多久……”言语间,是掩不住的鄙夷与挑战。
这时,一阵清风随着门扉的开启涌入,带来一抹清新的气息,施诗手提一筐沉甸甸的茄子,步伐轻盈地步入厨房,她那淡然的姿态,仿佛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
赵金凤的面容在这一刻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心虚,她匆忙地将目光投向宋小月,试图寻找一丝慰藉,随即迅速调整情绪,堆砌起职业的笑容,对施诗关切道:“小诗啊,这菜看着挺沉的,下次可以让三两来搭把手。”
语气中的虚假与刻意,似乎连空气都变得微妙起来。
然而,施诗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她,那双明亮的眸子里,仿佛映出了世间所有滑稽的景象,她的表情淡然,眼中却闪烁着玩味之色,这一幕,对赵金凤来说,无异于无形的针刺,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不适与尴尬。
“好心得不到好报。”
赵金凤的声音因紧张而略显低沉,这句话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不料,施诗突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那笑声如泉水叮咚,清澈又响亮,带着一种解脱与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