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没有详写位列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是怎样过"中秋"的。
只在十一回淡淡的提及。
书中写道:王夫人过问贾珍儿媳秦可卿的病情时,贾珍的媳妇尤氏回说,"她这个病病得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感知,美女秦可卿是在过完中秋节后,不久病重去世的。
曹公有意这样简单的写秦可卿的"中秋",只一笔带过;却在她病逝后,详写了贾府为她操办豪华而隆重的葬礼。
这一简一详,值得读者深思。
寓示着秦可卿这个位列金陵十二钗的女子并不简单。她原本是小官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孤女,没有什么背景,嫁入荣国府给贾珍的儿子贾蓉当媳妇后,因"爬灰"与"养小叔子",注定是悲催的命运。
宜人的美女秦可卿"本应温婉得人心,奈何风流败身名。"她在"中秋"之后意外生病,病得蹊跷,很快就病死,死后却是超规格的下葬。
她不过就是贾府极普通的一个重孙媳妇,葬礼何以有如此盛大的排场?意味着这只是小说的虚构,乃曹公的夸张手法,旨在掩饰贾珍、贾蔷等贾府男丁龌龊不堪的丑行罢了。
(三)宁国府、荣国府的"中秋"
《红楼梦》对宁荣二府在大观园被抄检之后怎样过中秋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两个章回浓墨重彩地大书特写。
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通过宁国府的中秋赏月过渡到荣国府的中秋夜宴:
宁国府的中秋赏月,自然是"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
然一片嘈杂喧闹中,却隐藏着墙下有人长叹之声,陡增宁国府中秋之际的一股惨淡之气。
荣国府的中秋呢,表面上"月明灯彩",实际上也布满凄凉和冷清。
在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曹公细致入微地详写了荣国府过中秋的"热闹"场景:
过中秋的月饼、西瓜是乌进孝(宁府黑山村庄头)送来的:
送过荣府里来,然后自留了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第,一份一份的堆在月台底下,命人将族中子侄唤来分给他们。
贾母对送来的这些"中秋"物资,只说了句"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看倒好,打开却也不怎么样"。然后在嘉荫堂月台上,待下人陈设好瓜果月饼等物后,焚香秉烛,率众祭月。
因这年的中秋节,大观园刚被抄检,人丁减少,薛姨妈带上宝钗、宝琴搬了出去,"凤辣子"玉熙凤又病了,晴雯、司棋、入画等人又不在了。整个贾府陷入愁云惨雾中,大家不过是强颜欢笑,堕下泪来的贾母不得不提振精神,号召贾府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热闹起来,要营造贾府中秋节"花好月圆"的美好氛围。
于是,在贾母的精心策划下,荣国府祭月,吃完"中秋夜宴"后,进行了击鼓传花(行桂花令)、月下闻笛、酒后说笑、上山赏月等系列活动。
书中写道:贾母命人折来一枝桂花,令人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在这个活动中,贾政、贾赦都参与了,且分别讲了一个笑话。只是,贾赦讽刺母亲偏心的笑话让贾母很不开心,后来在赏月活动中又被石头绊倒崴了腿,携邢夫人先行撤退更让贾母不高兴。
贾珍呢,在"月下闻笛"活动中,安排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倒也喉清韵雅,令人心动神移。
不过,笛声的悲怨,笑话的索然无味,都昭示着贾府的这个"中秋"过得很是萧瑟,实在是今非昔比,并不怎么样了。
林黛玉和史湘云,把贾府的中秋渲染得更加突出。她俩在凹晶馆联诗作句,赏月娱情。
史湘云出上联: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对下联:冷月葬花魂
进一步把贾府这个"中秋节"的悲凉之音提升到极致。
不难看出,曹公之所以这样大书特书宁荣二府的这个"中秋":表面热闹实际充满凄冷。意味着贾府只是强装门面,强颜欢笑罢了。"中秋"过后,贾府逐渐衰败,最后子孙流散,"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