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这么看好董刺史,为什么你不投在他的麾下,而来找我呢?”张济问道。
“因为我没有名声,在董刺史的手下没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李儒和董刺史以师徒相称,他们之间有很深的情谊,更何况李儒的才能不错,将整个董府管理的井井有条。杨阜是凉州的名士,素有威望,与地方上各豪族的关系也非常不错,他担任董刺史的助手,也是非常合适的。这两个人不管是谁我都没有办法取代,而我又不愿意做那些小吏。”
“而在将军您的麾下就不一样了,您因为我的才华而敬重我,愿意听从我为您出谋划策。您的身边也缺乏足够高明的谋士,我也有很大的。更重要的是,董刺史的才华并非限于一州之地,而他信赖您,他必然会倚重于您,我也有发挥更大才华的空间。”贾诩又继续说道。
“我对于人心颇有研究,但是战阵之事并非我所长,而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唯一欠缺的只有对于鬼蜮伎俩的把控,所以我们两个人乃是天作之合。”
贾诩的话语让张济听的哈哈大笑起来,贾诩的话很好听,本人又非常有才华,是个人才。
他不知道的是,贾诩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对于董卓的忌惮。能够在洮水边以弱势的军力逼降强势的黄巾,董卓对于人心的把控堪称恐怖。
作为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猜测他的想法。以己度彼,恐怕董仲颖也不会喜欢他的,与其在董卓处藏拙,还不如待在张济处更会受到重用。
“文和,你还没有说到消极战术的好处。”张济看着有些愣神的贾诩提醒道。
“叛军的第一个不安定因素,粮食!”贾诩说道。
“叛军人数多,而我军人数少,叛军粮道远,而我军粮道近。在逢义山这个地方对峙,叛军的粮食消耗远远大于我军。更何况,我们的背后还有朝廷粮食的支持。”
“叛军的第二个不安定因素,羌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凉州的羌汉矛盾历史久远,对于每一个凉州汉人来说,他们或多或少都和羌人作战过,而羌人也或多或少认为汉人压迫他们。在现在局势下,叛匪队伍中的羌人和汉人被迫联合在了一起,如果他们一切顺利,这样的矛盾会被大胜所掩盖,一旦他们受到挫折,恐怕这样的矛盾也会爆发。”
“叛军的第三个不安定因素,那就是盖勋。”
“盖勋?他不是待在金城郡吗?这一次根本没有派遣他任何的任务。”张济插嘴道。
“就是因为他待在金城郡,所以才重要,盖勋智计过人,有他在金城郡,我们的陇西必然高枕无忧。而且从金城出发,可断贼寇的粮道,更可直扑武威,即使盖勋什么都不做,他的存在也可以对叛匪产生很大的影响。射出的箭支威力虽然大,但是却没有办法让人恐惧,而在弓弦上的箭支才是让人恐惧的存在,而盖勋就是这样的一支箭。”
“而最后一个不安定因素才是最致命的,而就是这个不安定因素,会埋葬整个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