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关灯
护眼
159.第158章 仓廪皆满,大将归心【求订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庆幸的是王允和袁隗,争斗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其在长安的人手,多有防备。

有人开城迎敌,被王允将计就计,诱使一部分凉州军入城斩杀,竟获得了不小的胜利。

但长安再次陷入大乱也是事实,被凉州军攻伐围困。

七月下旬,酷暑难耐。

在大野泽避暑的曹操,查看兖州新增兵马的人员,文武名单。

他在其中看见两个名字。

与乐进,于禁相同,两个兖州本土出身,后来的曹营将领。

李典,满宠的名字,赫然在新一波准备提拔的文武名单里。

这次兖州大扩军,拟提拔经过两年锻炼的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各自晋升。

历史上曹操,很倚重曹氏,夏侯氏的亲信将领。

原因是足可信任。

但眼下他完全没有这种顾虑,因为他能看见将领的忠诚值。

谁想叛能瞒过他?

所以在信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更强势的将领。

而另外一些文武,需要相对固定的轨迹来蕴育,提前招揽未必就好。

此次增兵,满宠,李典是地方选送上来的。

曹操在两人的名字后,做了重点批注,让荀彧,张辽等重臣,多关注培养。

同时让新晋获得提拔的这些将领,赶过来见他。

李典、满宠等人,被赵子龙带来见曹操的时间,是七月末,在大野泽以南百里的农田里。

曹操亲自来地里,查看情况。

赵子龙带人来见到他的时候,曹操打着赤足,在田里查看稻种。

他掐了个稻梗,把果实放嘴里嚼了嚼,有股谷物最原始的味道。

“今年没有大涝,甚幸。但防涝防旱的事情,要早早抓起来,文若你提议增设水坝,治水开渠的事,我考虑过,费再大,也要做,而且越早越好。”

荀彧也从昌邑北上,来和曹操汇合。

俩人在田埂上边走边聊。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是极其消耗国力、消耗粮草的。

史上的曹魏集团,能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战役,主要还是得益于发达的农业。

而农业离不开水利支持。

史上的曹操曾大兴水利,开白沟,打通黄河与海河之间的第一条区间运河。

又在淇水口作堰横拦淇水,引淇水东流,使漕船由黄河登岸后,陆运,水运,皆能直通邺城。

运河的连通,成为后来向华北运送军队和粮草的重要路线。

曹操还修建了白马渠,鲁口渠,将其与平虏渠、泉州渠等水运连通,构建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通江、淮、黄、海四大水系的庞大运河体系。

水渠修到哪儿,战船就能开到哪儿。

建安十二年,曹军得以顺利拿下乌桓。

他现在已开始为将来与外族战,平定数百年外患,进行布局准备。

当然,眼下那边还不是他的地盘。

但兖州境内的黄河渡口,引水修渠,可以先搞起来。

手上得自董卓,乃至早年从十常侍手里截留的财富剩余,抓在手里不用,纯属浪费。

强大的财力支持,提前布置,能更快,更早的支持曹操,获取更大的权柄。

听到曹操应允修缮水利,这是惠及后世,福泽当代的大事。

荀彧也有些激动:“州牧决定了?”

“没什么决定不决定的,该做的事,如何能不做?”

曹操道:“希望能积数年,数十年之功,让治下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所在积粟,仓廪皆满”,远处过来的赵云,在心里重复了一遍,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

他跟随曹操以来,眼看着曹操与周边州郡,或战或和,在兖州颁布屯田策,鼓励生产耕作。

是曹操整合了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使屯田制逐步完善。

此举让兖州的军队,比其他州郡,能更快速解决粮备问题。

所以几次开战,曹军的调兵之速,让周边州郡感到惊诧意外。

曹操命令传下去,军队三五天就能开拔到作战地点。

这在当代,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根本原因就是兖州在大范围推广屯田,逐步遍及各地,就地取粮变得更方便!

赵云前日才看到一个统计得来的数字。

兖州今年秋季,预计农产会比往年提高大概五分之一。

这和今年年景较好有关。

但也和曹操的屯田,接连颁布良策不无关系。

赵子龙此前虽加入曹营,但曹操给他宝马,为他兄长治病,似乎都不及眼前这一刻,曹操在路边食粮谷,打算兴修水利,说出“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对赵云触动更大。

某一层面来说,直到此时,赵云才是完全归心。

在曹操的视角中,看见赵云对应的忠诚值,迅速飙升到82。

要知道许褚那种天生忠诚度高的,此刻也刚接近八十。

赵云提升到82,已是死忠,绝无二心的程度。

随赵云一起来的,便是新入曹营的几个将领,正纷纷上前,大礼觐见曹操。

ps:求票~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木叶:蛊师打造火影 提瓦特:我的眼里有弹幕 天道酬勤从奋斗开始 霍格沃茨的吟游诗人 万倍返还:学生悟道我成神! 我在大夏窃神权 地狱开局:末日战神之都市重生 美食的俘虏之绝代盛宴 从装备狗笼开始全知全能 穿越大宁之千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