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用一种悲戚且同情的眼神看着张安世,一字一句地道: “不是核实,而是……卑下所接到的,就是皇孙的亲笔奏报。殿下您看,这奏报里说……一切照殿下您的命令,已经集结了人马,打出了旗号,吸引乱臣贼子,只等一决死战,誓要保全关中百姓,倘若有失,有死无生。殿下,您看,您看,这确实是皇孙亲笔,已经查验过……绝不会有错。”
说着,陈礼将书信塞到张安世的手里。
张安世的脸色,骤然像发胀的猪肝一般,他一挥手,打开了书信,却道: “本王不看,本王不相信,这一定是假的。”
陈礼耷拉着脑袋,再不敢吭声。
良久,张安世终于冷静下来,叹息道: “罢了,此事需立即奏报,我这便入宫。”
转眼之间,张安世立即入宫觐见。
等见了朱棣,将奏报送到朱棣的手上。
朱棣看完奏报,居然出奇的平静,而后道: “瞻基这样做是对的,若是出关,则人心大失,贼子乱关中,岂有弃地遁逃的道理。”
张安世忧心
忡忡地道: “陛下,是臣……”
朱棣道: “瞻基是学了你,那也没错……你不为自己争辩,兵家之事,本就生死由天,此番关中的贼势如何?”
张安世犹犹豫豫的样子,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朱棣定定地看着他道: “你但言便是。”
张安世这才道: “关中的贼子不少,主要是积少成多,而且关中的民风本就彪悍,臣听闻,不少士绅看家护院之人,大多都弓马娴熟,那里马多,所以不少人都骑马,一旦聚众,臣担心,只怕骑兵可有上万。”
朱棣点头: “大明的马政,其中这关中就负担了不少……”
明朝为了培养骑兵,采用了马政,如洪武六年二月,定养马之法,令民共养马匹,并规定了养马的数量与孳息数。洪武二十八年榜示: “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
不过起初的马政,多是在直隶一带进行,曾下诏令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六府,除、和二州民牧”。
但直隶皆为长江下游的农耕区,牧地狭窄,又无专业牧民,仅以农民兼营,其数量远不足以供军事之需甚明。随着战事北移,直面装备精良的蒙元骑兵,朱元章对战马的渴求更加迫切。
关中既是北方,距离大漠不远,就近养马,可以免去许多损耗。另一方面,北方本就有养马的传统,所以,这马政开始从直隶不断的北移。
譬如在关中,当地的官府,便会将马驹和战马下发给百姓,让他们负责喂养,到了战时的时候再进行征用。
只是寻常的百姓,连养活自己都难,如何养得起。最终这些战马,都是士绅们进行喂养,而官府给一些草料银。
现如今,关中大乱,何况大乱者,本就是这些士绅和豪强,他们不但有看家护院之人,马匹也是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